题库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2015届广东深圳市北环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2024-09-19
| 期中考试
| 九年级
| 广东
第三方
选择题
现代文阅读
1.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题目。(9分)
要学会道歉和原谅(议论文)
南方朔
①廉颇和蔺相如都是战国七雄的赵国大臣。廉颇是战功彪炳的大将,官拜上卿;而蔺相如是个外交奇才,他有完璧归赵等外交功绩,也拜上卿,而且比廉颇还大了一级。廉颇心里当然不是滋味,认为自己的功名是在战场上提着脑袋打来的,而蔺相如只不过养着一张嘴。因此他放话要羞辱蔺相如,蔺相如知道后就百般回避廉颇。他的手下对他的示弱很不满意。蔺相如说,赵国之所以还站得住,就是有一文一武他们两人,如果他和廉颇闹翻,受害的会是国家,因此,他的闪避廉颇不是示弱,而是为了国家。蔺相如的这种态度打动了廉颇,于是遂有了一个老将军负荆请罪这一幕。
②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以前在念书时,书里都在强调蔺相如的大度和谦虚,他好像比廉颇伟大。但现在年岁较增,我觉得廉颇比蔺相如伟大了一级。因为要一个人道歉实在太难了。堂堂一国的上卿,而能承认自己犯错,负荆请罪,这是何等的胸襟气魄,在人类史上也不多见。
③近代道歉学的研究相当盛行。学者已经发现,虽然礼貌式的道歉已极普遍,但真正的道歉,特别是政治的承认错误和道歉,仍极少见。美国的尼克松搞出了“水门案”,但一直到他死,他都没道过歉,只说过他很“遗憾”;小布什总统炮制假证据作为攻打伊拉克的理由,这是欺骗美国人民,他也没有道过歉。
④政治上犯了错,当事人几乎从未做过道歉,最大的原因乃是道歉认错可能要付出无法预测的风险,可能会引发社会的动乱,被人算账。为了避过风险,遂只得打死不认错。只有等到好几十年后,犯错的那一代都已死光,而且认错道歉已不再有后遗症,甚至还会赚到好名声,这时晚了一代或好几代的人,才会出来道歉。
⑤二战期间,美国将12万日本侨民送进了集中营,直到1988年,已完全事过境迁,才由里根政府道歉赔偿;1946年国民党在台湾屠杀人民,闹出了“二二八”事件,也要等到半个世纪后才道歉赔偿。而人类最空洞的道歉乃是前几年天主教教宗为过去1000多年里教会对发展中国家人民所造成的伤害道歉,这是最廉价的道歉。
⑥因此,道歉这种行为太值得研究了。无论个人、组织甚至政府,都很容易做错事,使别人受到伤害,照理讲,都应该道歉,才符合正义的标准。但要一个人或组织及政府认错却极困难。认错等于承认自己愚蠢及犯错,认了错可能就会被人瞧不起,等于宣判了自己的人格死刑。因此,犯错者都普遍会拒绝认错道歉,宁愿去鬼扯赖皮。犯错而不认错,却在法庭上东扯西扯,这已成了道歉学研究的一个有趣问题。
⑦但犯错而道歉真的一定等于自我宣判人格死刑吗?这点我并不同意。1990年代,意大利大肃贪,起诉了政客、民代、公司负责人1000多人,有一打以上的人自觉得奇耻大辱,以自杀方式谢罪。他们的行为,事实上反而受到人们的尊敬。犯错以后,能够自责,在某些情况下,它反而更有道德张力,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廉颇之所以伟大,乃是他犯了错而负荆请罪,要踢要打随你便,这种最谦卑的自我惩罚,因而产生最大的张力,成了千古美谈。没有谁会看不起他,反而人人尊敬他。
摘自《读者》2013年第22期(有删减)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小题2】第③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它的好处是什么?(3分)
【小题3】文章第二段中说“书里都在强调蔺相如的大度和谦虚,他好像比廉颇伟大。”请你分析“好像”一词的好处。(2分)
【小题4】阅读全文思考:我们历来都赞美蔺相如的宽容大度,作者为什么会认为廉颇比蔺相如更伟大?(2分)
2.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题目。(14分)
遇到今天的我,你是幸运的
①初春时节,到凤凰山去踏青。不经意间往水塘上瞟了一眼,看到水面上点缀着一个个梭状的漂浮物,菱角大小,浅褐色,东一个,西一个,像是谁随手抛到水上的;俯身细看时,发现每个“小梭子”都由水底一根细线袅袅地牵着。纳罕地问我夫:“你说,这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我夫仔细观瞧半晌,哑然失笑道:“荷钱儿呀!”——对呀!不是荷钱儿,又能是什么呢?只是,未及舒展的荷钱儿居然是这般楚楚可怜的模样,我真真是头一回见着。
②几天之后再来看,却见那一个个褐色的“小梭子”已欣然打开了蜷曲的自己,变成铺展于水面上的翠绿荷叶了。看着它们不由分说抢占水面的阵势,不由人心生快意——春天不就该这样么?不谦让,不讲理,先将暗淡浑沌的画布涂一层逼人眼目的绿色再说。
③荷花不能开口说话,我替它说了:遇到今天的我,你是幸运的。
④周敦颐赞美莲花道“濯清涟而不妖”。曾有个女学生指着这个句子问我:“老师,为什么作者说莲花‘不妖’?那么,谁‘妖’呢?”我被她问愣了,想了一会说道:“‘不妖’嘛,就是说这花不显妖媚之态,它不会魅惑你的手,让你轻易就可以把它摘回家去,它是一种自重的花;谁‘妖’呢?芍药‘妖’吧——你看,刘禹锡不就有诗道‘庭前芍药妖无格’嘛!”站在盛开的荷花前,我又忆起这段有趣的师生对话。其实,“妖”也罢,“不妖”也罢,不过是文人强加于花的一种自我情愫。我单喜欢荷花对污泥的报复!立足于那么污浊的环境,却义无反顾地用完美报复着丑陋。我喜欢在荷塘边的柳荫下小坐,听任那一派清芬涤尽我浑身的庸懦。我殷殷叮嘱自己:看一回荷花,你就要添一些勇气。
⑤莲子不能开口说话,我替它说了:遇到今天的我,你是幸运的。
⑥溽暑中,我像孩子一样,擎着两支青青的莲蓬。一粒一粒抠着吃白嫩嫩的莲子,就像在欣赏一个荷塘精妙的季度总结。是谁,把荷钱的心思、荷花的心思,一股脑地提炼出来,凝成这一颗颗饱满沁香的子实?这子实,不就是一个池塘的锦心绣口么?吃罢了莲子,也不要丢掉那空空的莲蓬,带回家,插进花瓶,看它慢慢褪掉青色,用萎顿却不失风致的姿态忆念着远方的池塘。谁见了都会夸:“好美的插花!”这时候,你就可以驱遣着思绪幸福地回到那个快乐的日子,向朋友娓娓讲述起一粒一粒抠着吃白嫩嫩的莲子的故事。尽管你仅仅吃了有限的几个莲子,但你心中那美好的回味却是难穷尽的。
⑦莲藕不能开口说话,我替它说了:遇到今天的我,你是幸运的。
⑧在这池塘中安家的,就是这样一种植物,无论你在哪个时刻遇到它,都会觉得它是绝好的——幼年有幼年的疏狂,盛年有盛年的风光,中年有中年的奉献。有谁,能像它那样,把一生活成一个美妙的寓言?有谁,能像它那样,在生命中的任何一个时刻都可以说:遇到今天的我,你是幸运的——
(节选自《青年文摘》2014年)
【小题1】通读全文,请概括作者围绕“遇到今天的我,你是幸运的”主要写了哪几件事。(3分)
【小题2】品析文章第②段划横线的句子。(3分)
【小题3】全文多次出现“遇到今天的我,你是幸运的”,试分析这个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小题4】第⑧段中说“幼年有幼年的疏狂,盛年有盛年的风光,中年有中年的奉献。”结合全文内容,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小题5】孙燕姿在电影《向左走向右走》里唱到:“遇见你,是最美的意外。”请你结合本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生活中的相遇场景及内心感受。(3分)
文言文阅读
1.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题目。(10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大王加惠                     (2)请广于君                 
(3)长跪而                   (4)天下缟素                 
【小题2】将下列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小题3】唐雎的“使命”是什么?他是如何做到“不辱使命”的?(2分)
【小题4】“不辱使命”的故事发生在24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生动体现了古代弱国外交家面对强国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才干。但也有人说“弱国无外交”,如果没有强大国力做后盾,“不辱使命”终究只是空谈。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陈述理由。(2分)
默写
1.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
(1)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醉花阴》)
(3)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4)                   ,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6)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8)更深月色半人家,                    。(刘方平《月夜》)
(9)疑怪昨宵春梦好,                       。(晏殊《破阵子》)
(10)                    ,村南村北响缲车。(苏轼《浣溪沙》)
(11)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12)古人的“愁”绪,常在诗文中流露。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借“                        。”    
的诗句,用梦境表现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愁;李清照在《武陵春》却用“                 。”说尽了“愁”之沉重。
作文
其它试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