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二2.3练习卷(带解析)

2024-09-20
| 同步测试
|
| 全国
第三方
选择题
综合题
8. (2013•朝阳区一模)从某地分离到能分泌纤维素酶的枯草杆菌,对此菌进行诱变,利用染色法筛选纤维素酶产量高的菌体.(染色法:染料和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发生颜色反应,当纤维素被菌体水解,培养基中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
(1)实验材料:菌体悬液,紫外灯,添加纤维素为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培养皿等
(2)实验过程及结果预期:
a.将菌体悬液稀释至适当浓度,平均分成甲、乙两组.
b.甲组用适当剂量(强度)的紫外灯照射一定时间,乙组不做处理.
c.将等量甲乙两组菌液接种至选择培养基上.
d.观察并测量透明圈的直径与相应菌落直径
e.若甲组中出现了纤维素酶产量高的酶体,其形成的酶落表现为透明圈的直径与相应菌落直径比值比乙组相应值的平均值大.
(3)甲组中会出现纤维素酶产量不同的酶体,此现象是由于紫外线的照射改变了基因的结构(或碱基排列顺序),即发生了基因突变(变异类型),体现了此变异的不定向特点.
(4)枯草杆菌因没有生物膜系统,其分泌纤维素酶与真核细胞蛋白质的分泌方式不同.
(5)若用液体培养上述细菌,研究其数量变化规律,绘制出该菌的生长速率曲线如图,据图描述此菌的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是先S型增长后下降(首先平稳随后增加再平稳之后下降)
11. (2013•东城区二模)农作物秸秆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多种用途.在特定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的催化下,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分解为葡萄糖,经发酵后形成乙醇,再加工即可制成燃料乙醇,减少了人类生活对石油资源的依赖.请分析回答:
(1)欲从土壤中分离获取上述特定微生物,可采用稀释涂布法或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所用培养基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目的是只允许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生长,而其他微生物均不能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刚果红染料,若观察到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即可初步筛选到目的菌.
(2)某研究人员经上述培养获得了三种微生物(甲、乙、丙),现通过如下实验比较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纤维素酶的活性大小.
①将甲、乙、丙三种微生物经离心等方法处理后,制成酶浓度相同的纤维素酶提取液,取等体积的三种提取液分别与等量的纤维素悬浮液混合,在相同且适宜的pH和温度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
②利用斐林试剂检测产物中的葡萄糖,并通过比较颜色深浅程度判断酶活性的大小.
③实验结果如下:
甲提取液   乙提取液   丙提取液
颜色深浅程度    +    +++    ++
注:“+”越多,颜色越深
由表分析,三种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活性不同,最可能的原因是不同酶的氨基酸序列不同(或不同酶的空间结构不同).其中产生酶活性最强的微生物是
(3)农作物秸秆除用于生产燃料乙醇外,还可用于培育蘑菇和生产沼气等.下图为某生态农场的部分结构模式图.

水稻、杂草在此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生产者.输入到鸭体内的能量除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外,还用于鸭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在农业生产上,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连通可提高蔬菜产量,增产的原因最可能是蘑菇产生的CO2为蔬菜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4)对农作物秸秆的充分利用可促进生态系统中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地循环往返,同时合理调整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有效缓解了燃烧秸秆造成的污染和浪费.
其它试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