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首页 > 试卷库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填表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古代历史距今久远,但丰富多样的学习途径却让我们穿越时空的距离,去亲近这辉煌灿烂的文明。根据提示完成填表。 
学史途径
案例
认识
考察遗址
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反映了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感知历史。我们会发现历史并非枯燥无味的,它离我们并不遥远。
研究文物
殷墟出土的龟甲、兽骨上刻有文字,叫(1)。它对研究(2)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阅读文献
《论语》是(3)学派创始人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根据他的言论整理而成的文化典籍。书中体现了他的思想主要是“(4)”和“(5)”两部分。
参观建筑
战国时期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至今发挥重要作用。
答案:(1)甲骨文;   (2)商;       (3)儒家;   (4)仁;   (5)礼
试题分析:第(1)(2)两处主要考查甲骨文及其研究价值。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目前已释读的甲骨文单字有一千多个。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它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是现存最早、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1)(2)两处答案依次是:甲骨文;商。
第(3)(4)(5)三处主要考查《论语》记述内容。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在思想方面,他提出“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礼治思想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孔子很崇拜周礼,主张“复礼”、“为国以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治秩序。“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意思是:不合符礼教的话不能看,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听,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说,不合符礼教的事不能做。孔子的思想核心就是“仁”和“礼”。孔子死后,由他的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所以(3)(4)(5)的答案依次是:儒家;仁;礼。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一);中华文化的勃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