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首页 > 试卷库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12分)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这促使中国的有志之士检讨前30年新政的得失,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另外一方面,《马关条约》以中国人无法接受的方式迫使中国全方位地对外开放。
——摘编自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3分)
材料二:当基辛格在中国执行第二次波罗行动时,联合国大会正在就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成员国的问题进行表决。……早在8月,……我们支持“两个中国”的想法。……不过我早在春天就了解到,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无可挽回地瓦解了……
——《尼克松回忆录》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无可挽回地瓦解了”的原因。(4分)
材料三: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10年一小变、30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中国外交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是中国与国际上其他力量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刘胜湘《中国外交周期与外交转型》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个周期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战略性调整” 的具体表现(5分)
答案:(1)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或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促使有识之士反思洋务运动,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开始(或维新思想走向成熟);迫使中国全方位地对外开放。(3分)
(2)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加入联合国,改变了联合国的力量对比,他们支持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4分)
(3)战略性调整: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一边倒”、“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3分)
试题分析:(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一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甲午战争对中国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中国之巨祸”体现了甲午大败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或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这促使中国的有志之士检讨前30年新政的得失,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体现了甲午大败促使有识之士反思洋务运动,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开始(或维新思想走向成熟);“《马关条约》以中国人无法接受的方式迫使中国全方位地对外开放。”体现了甲午大败迫使中国全方位地对外开放。
(2)本题主要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联合国大会正在就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成员国的问题进行表决”,“以前支持我们的几个国家已经决定在下次表决时转向支持北京”可知,这个事件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无可挽回地瓦解了”的原因即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3)依据材料中的“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结合所学知识,第二周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国的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实行“一边倒”、“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政策。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