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首页 > 试卷库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商鞅从小喜好刑名之学,非常尊崇李悝的法家学说,立下了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他先到魏国,但没有得到魏惠王的重用。他听到秦孝公下令求贤的消息后,向秦孝公进献富国强兵之术,提出了变革政治的主张,得到秦孝公的信任和重用。《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1)这里提到的变法是什么?(1分)
(2)这次变法的具体内容有哪些?(3分)
(3)你认为变法内容中具体哪一条措施是影响最深远?(2分)
(4)商鞅的主张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哪一学派的观点一致?(2分)
(5)这次变法对秦国有什么影响。(3分)
答案:(1)商鞅变法
(2)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推行县制。
(3)推行县制。
(4)法家。
(5) 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试题分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2)本小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内容。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员治理。
(3)本小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中影响深远的措施。商鞅的法令规定在秦国推行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员治理,这样地方的行政官员任免权收到国君手中,他们就不得不听命于国君,从而使国君直接控制了地方的行政大权,国君的命令能直达到地方,大大强化的中央集权,可以避免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最能巩固了国家的统一。而此后历朝历代都沿用推行县制,直至今天,这项措施是影响最为深远的。
(4)本小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与法家思想的关系。商鞅是法家重要代表。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一是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这就从法律上维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有利于地主经济的发展。二是奖励耕战,包括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两方面的内容。奖励耕织就是奖励一家一户的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以生产粮食布帛多少为标准,凡是努力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免去其本身的徭役。这就促进了小农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保证了封建国家的财源和兵源。奖励军功,规定军功以在前线斩得敌人首级多少来计算,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的爵位和田宅。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没有爵位,不能享受特权。这就严重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鼓舞将士勇敢战斗,加强了秦军的战斗力。三是普遍推行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治理,使县成为直属于国君的地方组织,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从以上内容看,这三点都与法家提出的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十分符合。我们可以参看韩非子的观点,他也是法家重要代表,是商鞅、李悝、吴起等人思想的继承和发扬者。法家思想中对法制的高度重视,以及把法律视为一种有利于社会统治的强制性工具,这些体现法制建设的思想,一直被沿用至今,成为中央集权者稳定社会动荡的主要统治手段。
(5)本小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作用。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员治理。奖励耕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废除世卿世禄制,按战场立功国家赐给田宅和爵位,大大刺激了秦军将士在战场去努力杀敌,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军成为“虎狼之师”,最终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