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首页 > 试卷库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9分)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摘自《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自古……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穏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
材料四: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者(军机大臣)亦只供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4分)
(2)据材料二、三分析,唐太宗与明太祖在丞相作用的看法上有何不同?(2分)
(3)依据材料四,指出军机处的职能,它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3分)
答案:(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唐朝: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省六部制)(4分)
(2)不同:唐太宗认为,设置宰相有利(或写有利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避免君主独断,造成决策失误而亡国);而明太祖认为,设置宰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应集权于皇帝一身。(2分)
(3)职能:军机处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跪受笔录、传达皇命)(2分)
时代特征: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1分)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和较为简单的知识迁移能力。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所以应该将秦汉时期和唐朝时有关政治制度的史实回忆并迁移过来。一提到政治制度,首先应想到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秦汉是其建立时期,唐代则是其不断完善阶段,相关事实有秦汉时期的皇帝制、三公九卿、郡县制,唐代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史料的阅读能力和较为简单的比较、概括能力,要求较为简单。从材料二的意思来看,太宗认为:管辖广袤的天下,需要辅助机构,这样才能防止君主独断和决策失误带来的损失;所以,他认为设置三省(丞相)六部有利于统治。材料三中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历朝或短暂而亡,或有专权乱政的情况发生,主要是由于有丞相,所以他认为要废除丞相,加强集权。答案皆可从材料中得出。
(3)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从材料中的“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即承旨者(军机大臣)亦只供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这两句可以看出军机处只是秉承皇上旨意办事,不能再决策中起主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专制主义发展到了顶峰;官员们听命与皇帝,是自身丧失了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导致整个帝国的政治有向下走的趋势。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的政治演变·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丞相制度的废除;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朝的军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