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首页 > 试卷库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孔子改制考》
材料二    大学士刚毅曾于慈禧面前“伏地痛哭”,指责维新变法,表示“痛心疾首于新政,必尽罢之而后快。”大学士徐桐甚至宣称:“宁可亡国,不可变法。”
——《慈禧扼杀戊戌变法的前后》
材料三   康有为……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大帝“乾纲独断”,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更为严重的是,……康有为、谭嗣同等维新派和光绪,从和平变法开始,却逐步走向武装政变之路,铤而走险,最后归于失败也就无可避免了。…… 一项改革措施的出台,从理论上说将会有利于社会进步,但也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光绪对此几乎是全然不顾,因此很多改革措施都遭到强力反对,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
——《回顾戊戌 重温历史》
材料四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 重温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依托古人宣传改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刚毅”“徐桐”属于哪个政治派别?(2分)结合变法的具体内容,简要说明他们反对变法的原因。(6分)
(3)据材料二、三,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6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4分)
答案:(1)减少改革的阻力。(2分)
(2)地主阶级顽固派。(2分)精简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等,触犯了其利益。(6分)
(3)地主阶级顽固派的反对;远离政治现实;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紧急关头铤而走险,企图武装政变;改革缺乏周全设计;遭到多阶层反对。(6分)
(4)促进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使中国近代化进入政治变革阶段。(4分)
试题分析:(1)第一问,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需要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解决。客观上重点分析中国的社会状况,戊戌变法前日本侵略中国打败中国并签定了《马关条约》,列强纷纷来侵略中国,中国面临着亡国的危机,中国戊戌变法的外部压力大,这样大的压力同时也导致了戊戌变法的急于求成,从而成为导致变法失败的主观因素。中国封建政府内部反动势力十分强大,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极力的阻挠改革。
(2)第二问,有关于材料二中的“刚毅”“徐桐”属于哪个政治派别的问题,需要结合材料中有关于这两个人的相关行为来分析。由材料中两人的作法可以得出正确的的答案。有关于结合变法的具体内容,简要说明他们反对变法的原因的问题,戊戌变法是要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改革内容上触犯了以他们为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他们反对变法。
(3)第三问,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时需要从国内与国外两个方面来分析,依据第一问的答案可以归纳出对内改革阻力大,封建反对势力强大,同时改革者内部不和,改革者的素质都是改革成败的关键。对外国际环境对中国也有不利的方面。
(4)第四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戊戌变法影响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本题需要学生回答的是戊戌变法的积极方面,不要答成是消极方面的内容,但同时也不要过分的夸大其积极作用。戊戌变法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也没有达到其富国强兵的目的,但它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是中国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的作用。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