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首页 > 试卷库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5分)
父子的母校
韦如辉
父亲对儿子说起他的母校,腮边的胡碴儿都飞快地跳起了舞。
父亲说,那操场,那教学楼,那梧桐树。父亲放下手中的锄头,夸张地打开自己的双臂,语无伦次地说,那家伙,那个大啊!那个高啊!那个美啊!
儿子的思想,随着父亲夸张的动作,鸽子一样地飞向远方。
父亲放下双臂,风摆树叶似的抖着右手又说,还有那教室,那家伙,窗明几净。父亲从嘴里喷发出的唾沫和浓重的烟草味,在阳光下的田野上肆无忌惮地游走。
儿子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看完父亲一连串的表演,最后才语气稚嫩地问,爸,你的母校真的那么好吗?儿子不是不相信父亲的话,实在是儿子没见过被父亲夸奖得如此美好的学校。
父亲似乎不高兴,一脸愠色地拨弄了一下儿子的脑袋。儿子的脑袋,弹簧似的晃了晃。父亲语气凝重地说,你小子,我说的还能有假!
儿子的梦里,就有了父亲的母校。有了那操场,那教室,那高楼,那梧桐树。
父亲从村外一步三摇地走,背上压着山一样大捆的柴草。
眼看就要入冬了,父亲必须用这些柴草,认真地对付这个即将到的寒冷冬天。
有一天,儿子扶下父亲背上的最后一捆柴草。儿子请求,爸,带我去看一看你的母校,好吗?
对于儿子的请求,父亲觉得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父亲认真地吐一口
烟雾,才对儿子说,真想去?
儿子努力地点了点头,嘴里坚定地说,想!
第二天,田地里的浓雾还没有淡下的时候,父子俩就上路了!
父亲边走边对儿子说,我的母校在县城,离咱家可远了。得翻过两条河,再坐三个钟头的车才能到达啊。父亲说到最后一个“啊”字,诗人般抒发出一串长音。
临近中午的时候,父子俩几经周折才到了县城。
县城真是个好地方,儿子从没去过县城,儿子的好奇心被极大地调动起了。儿子从心眼里羡慕父亲,父亲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的母校能在县城,他能在县城里读书,真是了不起。
走到一块开阔地,父亲异常兴奋,眼睛放射出万丈光芒。父亲说,看,这块,就是母校的操场,那家伙。父亲的语气里跳动着数以万计个惊喜的细胞。
儿子满眼惊奇,眼神随着操场的开阔地而延伸而翻腾而跳跃。
父亲用手一指,看,那个四层楼,就是我们的教室哩。我的班在三楼,最东头的那个门,看见了没有?
儿子当然看见了。儿子的眼睛里是一座巍然屹立的高楼。儿子心想,什么时候自己能到那教室里读一天的书,哪怕是一天也就心满意足了!
父亲嘴里还在说,信不信?那家伙!
从县城回,儿子整夜做梦。儿子的梦当然都与父亲的母校有关。
后,儿子真到县城读书。父亲对儿子说,你读书的那个学校,就是我母校,那家伙!
再后,儿子考上了大学,儿子成了城里人。
儿子什么都搞清楚了。父亲没上过一天的学,父亲在城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母校。父亲心里装的那几个字,还是从扫盲班拾的。
那么父亲为什么称自己在城里有母校呢?为什么又把体委大厦和体委操场指鹿为马呢?儿子当然清楚,儿子清楚得眼睛里蓄满了泪花。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第11期,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结合全文看,这篇小说贯穿全文的线索是母校或父子的母校。
B.父亲说起他的母校时神采飞扬的神态,激发了儿子对父亲的母校的神往。
C.小说主要采用对比的写法,突出城乡的差别,使儿子产生进城学习的欲望。
D.小说两次写到儿子的梦,在结构上起到推动情节的作用。
E.儿子如愿以偿考取了父亲的母校后,马上得知父亲并没有什么母校。 
【小题2】.请赏析文中父亲的形象。(4分)
【小题3】.作者的父亲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母校,但却一直骗着儿子,你对此有何感受和想法?(6分)
答案:【小题1】C E
【小题2】父亲是一个能为儿子将打算、懂得教育方法、勤劳而不善于言辞的农村劳动人民的形象。①父亲为了儿子的明天,编出了一个谎言,目的是激励儿子能读书上进,考上大学,成为城里人。②父亲并没有直接对儿子说要好好学习,将考取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是通过一个谎言,引起儿子的好奇,并努力去争取,结果儿子成功了。③父亲终日劳作着,入冬前还在准备柴草。④父亲不善言辞,不会说谎,只有借助神态动作骗儿子,从而让儿子信以为真。(4分。形象特点2分,结合文中分析给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3】(1)文中父亲善意的谎言,是他良苦用心的表现,是值得肯定的。(2)他的教育方式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去鼓励人们通过学习改变命运。(3)让我们学会了人要有理想,要有远大的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4)让我们明白只有依靠自身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内容要点、中心思想、结构思路和表达技巧的综合鉴赏的能力。C项,小说主要写法不是对比,更没有突出城乡的差别,分析完全错误,违背文意。E项,不是“马上”而是“工作后”这一项信息在文中却是明显的错误。
考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我们需要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分析小说的情节是我们分析人物的一把钥匙。
根据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必须注意以下四点:第一,全面、恰当、实事求是。人物的性格特征是从情节中引出的结论,反过来可以解释情节。只有全面而恰当的结论才能正确解释全部情节。第二,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多角度进行分析。第三,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征。第四,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注重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父亲放下手中的锄头”表现其是农村劳动人民形象。通过一个谎言,引起儿子的好奇,并努力去争取,结果儿子成功了,表现父亲是懂得教育方法。夸张地打开自己的双臂、随着父亲夸张的动作、父亲一连串的表演,表现父亲是不善于言辞的。父亲从村外一步三摇地走,背上压着山一样大捆的柴草,表现父亲是勤劳的。最后让儿子考上大学,成为城里人表现父亲是能为儿子将打算。组织答案可按总分结构,先概括他是怎样的什么身份的形象,然后分点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3】
试题分析:探讨作者的父亲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母校,但却一直骗着儿子感想,只要观点鲜明并言之成理即可,但答案内容必须从文本出发,不能脱离文本胡乱发挥。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