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首页 > 试卷库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要创造红色区域,实行武装割据,这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要以乡村为中心。”后来这种理论和党内“左”倾错误进行了数次的斗争。
1930年4月2日李立三同志在《怎样准备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的条件》的文章中强调:“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中心城市,产业区域,特别是铁路海员工厂工人群众的罢工高潮,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想‘以乡村来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都只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6月,党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立三路线”。这次“左”倾错误在党内统治的时间虽然只有三个多月,但党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经历了两次大的反复,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一次是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
(1)对比指出材料一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主张。分析两种革命道路的历史地位。(2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阐述经过这两次反复,中国民主革命是如何转折的。(4分)
答案:(1)主张:毛泽东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李立三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毛泽东的工 农武装割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最初党中央左倾否认其正确性,后来全党接受其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城市中心道路最初在党中央占统治地位,推行的冒险主义政策,使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损失,后该道路被放弃。
(2)大革命失败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使中国革命逐渐走出低谷。王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主干力量,使中共中央和红军主力转移到了抗日战争的前沿阵地,获得了战略转移的落脚点和开创革命新局面的出发点。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协助和平解决,中国革命由内战向全民族抗战转变。
试题分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要创造红色区域,实行武装割据,这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要以乡村为中心”可知,毛泽东提出的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以农村为中心;由“没有中心城市,产业区域,特别是铁路海员工厂工人群众的罢工高潮,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想‘以乡村来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都只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可知李立三则提出以城市为中心。第二小问历史地位要结合中国革命道路探索史实来分析。毛泽东提出的道路结合了中国的具体实践,而李立三的城市中心道路最终失败。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先分清两次大的反复是什么,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是国民大革命时的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第二次是第五次反围剿中的王明左倾错误,结合所学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实分析其是如何改正的即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民主革命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