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首页 > 试卷库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首先表现为审美视野的逐步扩大。在自然美领域,从对动物的审美到对植物的审美,对山水的观赏由“比德”到“畅神”的转变,都可以看出这一点。处于狩猎生活时期的欧洲原始洞穴画作者,尽管生活在不乏美丽植物花卉的环境里,但他们着意描绘的只是经常与之周旋的野兽形象。我国仰韶彩陶,已有鱼、鸟、蛙等自然物的形象,但它们都是脱离各自的生存环境被加以表现的,几何化的写意手法和强烈的变形处理,表明这些自然物已变成象征符号,还谈不上自身的美。周秦以后,山川草木开始作为人的生活背景获得了自身的审美意义,然而人们主要是从“比德”的观点去欣赏它们的。
那时的人习惯于将自然物的某些特征比附于人的道德、情操,使自然事物的属性人格化,人的品性客观化,自然物的美丑,就按其所比附的道德情操的价值评定,这实际上是一种“美善相乐”的观点。“比德说”的关键在于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中可以意会到审美主体的某种品德美,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的观念,开创了儒家比德的先河。先秦儒家比德的言说方式不同于单纯的逻辑说教,也不仅仅是一种文学的隐喻修辞,而且是一种真善美圆融的思维方式。比德审美观,虽仍有其片面性,却标志着人们对自然美的感受,已同实用感相分离,转为道德情感的满足,表现了审美意识的进步。《诗经》常以鸟兽草木比兴,作为抒发情意的借用物。《离骚》以香草喻君子,以萧艾喻小人,都表明“比德”观念对艺术创作有着广泛的影响。由于艺术作品中大量出现以物喻人的形象,所以就使自然物往往附着了传统的隐喻意义,如松柏喻坚贞,兰竹喻清高,直到今天还影响人们对这类自然物的欣赏。
对自然物的“畅神”审美观,是晋宋以后盛行起的。同“比德”不同,“畅神”强调的是自然美的欣赏可以使欣赏者的情感得到抒发,得到满足,从而精神为之一畅。它所尊重的,已不是自然物身上被人为地外加的道德伦理价值,而是它自身的足以令人舒畅怡悦的审美价值。王羲之《兰亭集序》写到自己面临会稽山阴兰亭一带有着“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的美景所产生的感受:“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宗炳平生“眷念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酷爱描山画水,认为再现山川之美,足以“畅神”。他说“峰岫娆嶷,云林森渺,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以,神之所畅,孰有先焉!”肯定观赏和再现自然美可以“游目骋怀”,可以“畅神”,也就是肯定从自然界可以直接得到审美的满足。这种观点的提出,标志着审美意识的觉醒,为时比西欧早一千多年。在这种观点基础上诞生的谢灵运的山水诗和宗炳、王微的山水画,在中国艺术史上都具有开山意义。由此而形成的专事表现自然美的艺术品类
——山水诗画,后得到长足的发展,成为我国民族艺术对人类艺术宝库的卓越贡献。
(节录自张晓光《试论中国当代美学发展趋势》,有删改)
【小题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比德”是周秦以后人们将自然物的某些特征比附于人的道德、情操,使自然事物的属性人格化,人的品性客观化的一种审美观。
B.儒家比德的言说方式不是一种文学的隐喻修辞,而是一种真善美圆融的思维方式。
C.“比德”观实际上是一种“美善相乐”的观点,它对艺术创作有着广泛的影响。
D.从仰韶文化时期一直到晋宋,人们对自然美的感受都同实用感相分离了。
E.王羲之和宗炳酷爱描山画水,他们认为再现山川之美,足以“畅神”。
【小题2】下列各诗句,不符合“比德”审美观的一项是(3分)
A.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青松》)
B.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诗经·氓》)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小题3】第一段中所举的欧洲原始洞穴画、我国仰韶彩陶和周秦以后三个例子有何作用?请作具体说明。(4分)
【小题4】为什么说“比德”审美观和“畅神”审美观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审美意识的进步和觉醒?(4分)
答案:【小题1】A.C
【小题2】C
【小题3】(4分)具体说明了人类审美意识经历了对动物的审美到对植物的审美的转变,(2分)从而论证了“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首先表现为审美视野的逐步扩大”这一观点。(2分)
【小题4】(4分)因为“比德”审美观标志着人们对自然美的感受,已同实用感相分离,转为道德情感的满足,所以是审美意识的进步;(2分)“畅神”审美观肯定了从自然界可以直接得到审美的满足,它所尊重的已不是自然物身上被人为地外加的道德伦理价值,而是它自身的足以令人舒畅怡悦的审美价值,所以体现了审美意识觉醒。(2分)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较,以确定正误。题中,B项错误在于,原文是“不仅仅是……而且是”;D项错误在于扩大了范围,应是从周秦到晋宋;E项错误在于所涉及的内容与王羲之无关。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首先要根据文本内容知道“比德”审美观的具体含义。文本第二段一开头就解释了“比德”审美观的含义:“那时的人习惯于将自然物的某些特征比附于人的道德、情操,使自然事物的属性人格化,人的品性客观化,自然物的美丑,就按其所比附的道德情操的价值评定,这实际上是一种‘美善相乐的观点。”根据此段文字的意思,不难知道,C项的诗写的是自然风光,也没有寄托作者关于做人品德的思想,所以与“德”无关。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根据这几个例子的上下文进行分析。文本第一段开头就提出本段中心论点:“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首先表现为审美视野的逐步扩大。”这几个例子具体说明了人类审美意识经历了对动物的审美到对植物的审美的转变,因此起到了论据的作用。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4】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应先找出文本中关于论述“‘比德‘审美观和’‘畅神’审美观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审美意识的进步和觉醒”的相关文字,然后再加以归纳。相关内容在文本最后三段。文本先说“比德审美观,虽仍有其片面性,却标志着人们对自然美的感受,已同实用感相分离,转为道德情感的满足,表现了审美意识的进步”(在倒数第三段),再说“‘畅神’强调的是自然美的欣赏可以使欣赏者的情感得到抒发,得到满足,从而精神为之一畅。它所尊重的,已不是自然物身上被人为地外加的道德伦理价值,而是它自身的足以令人舒畅怡悦的审美价值”,并且说“这种观点的提出,标志着审美意识的觉醒”。根据以上内容,即可归纳出答案。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