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首页 > 试卷库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考察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发现:改革(变法)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我校初一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中国古代改革(变法)”专题探究,请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材料二:商鞅变法的措施:改革土地制度,国家承认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励农耕;奖励军功,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世袭特权;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商鞅变法触犯了保守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最终被处以“车裂”之刑。
材料三: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鲜卑贵族的反对。于是,公元493年,这位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一路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到洛阳后不愿意继续前进了。于是他趁机说道:“行军途中,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在此,以后再做南征的打算!”后宣布定都洛阳,次年正式迁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管仲相桓公”在历史上起到什么作用?(1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哪些可以促进秦国经济的发展?(2分)
(3)材料三中的“皇帝”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他主持的这场改革在历史上起到什么作用?(2分)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有何看法?(1分)
答案:(1)霸诸侯,一匡天下(或者春秋的第一个霸主)       (1分)                                 
(2)改革土地制度、重农抑商  (2分)
(3)北魏孝文帝 促进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         (2分)                                   
(4)改革遇到旧势力的阻挠,必须坚持到底(或者改革是社会前进,国家强大的动力)     (1分)
试题分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管仲相齐。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齐国是东方的一个大国,经济富庶,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队,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通过管仲相齐的改革,齐国国富兵强。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2)本小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内容。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员治理。在变法中废除了旧的奴隶制度,改革了土地制度,建立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奖励耕织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耕织是正业,属于典型的重农政策;奖励耕战,大大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奖励军功,按战场立功国家赐给田宅和爵位,大大刺激了秦军将士在战场去努力杀敌,使秦军成为“虎狼之师”,最终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3)本小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鲜卑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北方民族,五胡乱华以后,终由鲜卑族的拓跋氏统一华北,建立北魏。公元471年,拓跋宏即位,是为孝文帝。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冯太后孝文帝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统称为孝文帝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北魏孝文帝改革使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黄河流域的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4)本小题考查的是关于改革的看法。改革,指改变旧制度、旧事物。是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之内实行变革,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通常一个改革是否能成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若成功可让该国走向稳定局势,若失败可能遭致内乱或冲突。影响改革成功的因素很多,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改革的措施是否得当、行之有效,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发对和阻扰,做为改革者要有坚定的意志,要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总之改革是社会发展,国家进步的动力源泉。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