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2月,南宁女孩石芳丽撞伤老人韩建后勇于承担责任,得到老人的谅解,老人的儿子还帮她重新找了一份工作,这一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当媒体问起这事时,两人是这样回答的:
石芳丽:“我想过要赔多少钱,想过怎么样照顾老人,也想过辞职后怎么找工作,就是没想过撂下老人偷偷跑了。”
韩健:“这姑娘一家人都挺厚道,家里也的确困难,我有医保,就不用她赔了。儿子能给她张罗一份新工作,我也挺开心。”
(1)在当今这个“扶不扶”都需要思考的社会,石芳丽和韩建的行为传递了和谐向上的正能量。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怎样把这种正能量在全社会发扬光大?(12分)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引导广大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哲学依据。(12分)- 答案:(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创设文化氛围,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这种正能量融入社会生活,发扬光大。(3分)
②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让先进模范进课堂,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发挥教育对正能量传播的重要作用。(3分)
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电视等传媒传播正能量。(3分)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弘扬正能量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3分)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正确的社会意识,在指导人们群众建设社会主义中能发挥积极作用;(3分)
②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们有正确的导向作用,能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3分)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引导人民群众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引导和保证。(3分)
④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引导人民群众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推动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分) - 试题分析:
(1)石芳丽和韩建的行为传递了和谐向上的正能量,把这种正能量发扬光大需要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发挥道德榜样的作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发挥教育对正能量传播的重要作用,从这些方面阐述即可。
(2)首先审设问,注意知识范围的限定。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价值与价值观等知识。然后分层解读材料,依据设问检索知识库,选择和调用恰当的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正确的社会意识,在指导人们群众建设社会主义中能发挥积极作用,体现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也体现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引导广大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体现,是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推动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体现。
考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价值观的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