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首页 > 试卷库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孔子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  董仲舒传》
材料三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至论天下之理……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
材料四 夫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李贽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2分),指出两种主张最终是否被统治者采纳并分析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儒家思想作用的认识(2分)
答案:(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在当时诸候争霸连年战乱的背景下不可能实现,因而没有人采纳;(2分)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由于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这一主张被采纳。(2分)
(2)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2分)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该变化。说明儒家思想受到了怀疑和挑战,统治地位开始动摇。(2分)
(3)儒家思想对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后来僵化,禁锢了人民的思想,阻碍了文化进步。(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