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首页 > 试卷库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既占上海,又割台湾;胶州强立埠,国土欲瓜分.自古夷狄之横,未有甚于者。
——苑书义等《中国近代吏新编》
材料二: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虐同群。
——《义和团档案史料》
材料三:“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又割台湾”“胶州强立埠”分别指什么事件?(4分)
(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义和团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3分)
(3)材料三反映了义和团对“洋人”和“清政府”怎样的态度?为什么?(4分)
(4)依据材料四说明义和团运动的实际反帝效果。(4分)
答案:(1)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4分)
(2)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又实行卖国政策,民族危机空前严重。(3分)
(3)态度:灭洋,扶清。原因:帝国主义侵略不断加深,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空前激化。(4分)
(4)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4分)
试题分析:(1)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材料信息并熟练掌握运用基本知识的能力。材料中关键词“又割台湾”,近代首次割占中国台湾的是日本,通过《马关条约》。不可能是明朝末期的荷兰。“国土欲瓜分”是瓜分狂潮,应在19世纪末期,起点是德国强租胶州湾。恰恰材料信息有“胶州强立埠”,所以不能得出两大事件是什么。
(2)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材料信息并运用其观点作答的能力。材料一很明显是瓜分狂潮的开始,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关头,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矛盾十分尖锐。材料二信息有“最恨和约”主要指《辛丑条约》。“趋炎附势虐同群”指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综合两个材料可得出结论: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压迫中国人民。
(3)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材料信息并加以提炼的能力。义和团运动的口号就是“扶清灭洋”,回答原因要联系时局的变化,一开始义和团是民间秘密反清组织,随着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十分尖锐,从洋人欺大清的感性出发,提出“扶清灭洋”口号,也说明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缺乏认识。
(4)本问也是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材料信息并运用其观点作答的能力。材料是当时德国统帅瓦德西所说,其核心观点是“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即哪个国家都不可能单独统治中国。“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即瓜分中国分别建立殖民地是不可能的,只能以华制华。这也恰恰是义和团的功绩,是帝国主义者看到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瓜分狂潮;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