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首页 > 试卷库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饲养动物常用的植物饲料中含有难溶的植酸钙等物质,很难被动物吸收利用,还影响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利用.若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则能催化其水解成为可以吸收利用的磷酸盐等.以下是科研人员从作物根部土壤中分离产植酸酶的菌株的过程示意图.请分析作答.

(1)培养基中除了添加植酸钙以外,应含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基本营养物质.
(2)为防止杂菌污染,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等进行灭菌,而且须将接种后的培养皿呈倒置状态放置.
(3)接种以前进行的一系列操作,目的是在培养皿表面形成单个菌落.根据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大致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
(4)由于植酸钙的不溶解性,使培养基中形成白色浑浊.产植酸酶的菌株会水解植酸钙,菌落的周围将形成透明的区域,根据透明区域的有无,可初步判断该菌是否产植酸酶.实验结果显示A~E五种菌株中,E是产植酸酶的理想菌株.
(5)获得目的菌以后,若要用于植酸酶的生产,还需要进行扩大培养
答案:(1)碳源  氮源  
(2)(高压蒸汽)灭菌 倒置
(3)单个菌落 菌落数 
(4)E   
(5)扩大培养
试题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利用微生物培养的知识分离产植酸酶的菌株,先分析题图了解土从壤中分离产植酸酶的菌株的过程,然后根据问题涉及的具体内容梳理相关知识综合解答.
解:(1)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为微生物提供的营养成分一般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四类.
(2)为防止杂菌污染培养物,应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处理,接种微生物后培养皿要呈倒置状态放置,防止水珠滴落到培养基上污染培养物.
(3)接种以前进行的一系列操作,目的是在培养皿表面形成单个菌落;据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大致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
(4)分析题图可知,菌落E周围的透明圈最大,是产植酸酶的理想菌株.
(5)若要用目的菌生产植酸酶,还必须进行扩大培养,以增加目的菌的数量.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实验过程中的无菌技术,统计样品中菌落数的方法,主要考查学生对微生物培养知识的掌握和利用微生物培养技术解决生产、生活中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