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首页 > 试卷库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16分)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1861年起,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1)材料一中“这种制度”指的是当时俄国盛行的哪一制度?依据材料分析这一“社会改革”所起的历史作用?(4分)
材料二:1921年起,苏俄开始实行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   
(2)材料二是哪一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具体体现?(2分)
材料三:苏联工业总产值由1927年的世界第5位上升到1937年的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大约2%上升到大约10%。
(3)结合材料三回答,十年间促使苏联工业总产值迅速上升的重要方针举措是什么?(2分)
材料四:“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                  ——《全球通史》
(4)材料四中苏联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与哪一模式有关?材料中哪一词语概括了这一模式在经济上的特征?(4分)
材料五:“在不同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
——《大国崛起》解说词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美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怎样根据自己国情做出调整的?(2分)
(6)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的回答你有何感想?(2分)
答案:(1)农奴制 (2分)
为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或者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或者俄国开始了向资本主义的过渡。)(2分)
(2)新经济政策 (2分)
(3)苏联执行了工业化方针(或者实施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2分)
(4)斯大林模式(2分) 凭票供应(2分)
(5)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或罗斯福新政)(2分)
(6)政策的调整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等 (言之有理即可)(2分)       ;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知识,通过关键词:“1861年,沙皇政府着手一项改革计划”,我们可判断出这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时期进行的农奴制改革,其影响是俄国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本题考查的是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知识,为了扭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1921年苏俄实施了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在农业发展上的具体表现就是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因此材料中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具体体现。
(3)本题考查的是苏联实行五年计划的相关知识,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从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后,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因此本题的答案是:苏联执行了工业化方针。
(4)本题考查的是斯大林模式的相关知识,在苏联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苏联在1936年通过了新宪法,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也就是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在苏联实现国家工业化方面发生过作用,但是却导致了苏联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材料中凭票供应概括了这一模式在经济上的特征。
(5)本题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的知识,美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遇到的问题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为了摆脱经济大危机,美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实施了罗斯福新政,通过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最终美国摆脱了经济大危机。
(6)本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是根据本国的国情,进行的改革;但是苏联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斯大林模式,最终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等问题,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因此政策的调整、国家的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等。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