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首页 > 试卷库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
(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者②。欲负而走③,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④,钟况然有音⑤。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
注释:①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亡,逃亡。 ②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③负——用背驮东西。 ④椎(chuí)——槌子或棒子。 ⑤况(huàng)然——形容钟声。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先自其足(            )  ②归取之(            )
③恐人之(             )    ④掩其耳(           )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以椎毁之
A.反归取之B.项为之强
C.试之以足D.物外之趣
【小题2】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1分)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⑴宁信度,无自信也。
⑵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
【小题4】试说说第二则寓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1 分)
答案:【小题1】⑴①量长短    ②同“返”,返回  ③ 听到    ④立即     ⑵D
【小题2】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小题3】⑴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⑵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
【小题4】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这是自欺欺人,终究会自食苦果的。
【小题1】
试题分析:(1)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释时一定要注意结合语境,而且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的情况。如本题中,要注意以下两点:①度,量长短;②反:同“返”,返回。
(2)例句中“之”是代词,它(指钟),D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的,其余选项中的“之”也都是代词,它 。
考点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这个句子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句,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当然划分句子节奏更要注意其内在的逻辑意义。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翻译时注意:(1)度,尺码;自信,相信自己的脚。(2)恐,生怕,害怕。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
试题分析:从盗钟者掩住自己的耳朵听不见终生也以为别人也听不见,可见他是在自欺欺人,由此可明确寓意: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这是自欺欺人,终究会自食苦果的。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甲)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他忘了带量好的尺码。他已经挑好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乙)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 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