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首页 > 试卷库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仁”就是要爱人,要广泛地理解和体贴别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应强加于人。
材料二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谁的思想主张?他属于哪家学派?其思想核心是什么?他的言论被整理在哪一著作中?(8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家学派思想?战国时期采用该派思想进行改革并取得重大效果的是什么?(4分)
答案:⑴孔子;儒家学派;“仁”;《论语》     ⑵法家学派;商鞅变法。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孔子的思想主张。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在思想方面,他提出“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的思想核心就是“仁”。孔子死后,由他的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本题答案:孔子;儒家学派;“仁”;《论语》。
(2)本题主要考查法家的思想主张。法家重视法律,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商鞅明确地提出了“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张。韩非则更进一步发展了商鞅的主张,提出“时移而治不易者乱”,他把守旧的儒家讽刺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法家主张君主集权。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就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由此可见,商鞅和韩非都属于法家学派。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是当时效果最显著的变法,使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本题答案:法家;商鞅变法。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中华文化的勃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