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首页 > 试卷库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22分)1840~1919年期间,我国文化教育领域的发展与进步,折射了思想领域的变迁,其影响至深至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迫于时势,清政府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上海同文馆,组织李善兰、徐寿、华蘅芳等人,译介了《垛积比类》、《化学鉴原》、《地学浅识》、《声学》、《电学》等;甲午战后,译书之风骤变,梁启超自办大同译书局,留日学生自办译书出版社,相继出版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赫胥黎著)和《原富》(亚当·斯密著)、马君武翻译的《卢梭民约论》(即《社会契约论》)、杨廷栋翻译的《万法精理》(孟德斯鸠著)。
——《中国近代通史资料选缉》
材料二   1904年清政府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简表

——据1904年《奏定大学堂章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近代“西学”在我国传播具有怎样的特点?其中,我国“甲午战后译书之风骤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0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京师大学堂专业与课程设置体现的“中体西用”办学思想,并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其对我国现代化的影响。(12分)
答案:(1)特点:在列强侵略与反侵略的时代背景之下展开;传播重点由西方科学技术到社会政治学说(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取代西方科技成为主导”)。(4分,如答“从专制政府被动接受到先进知识分子主动选择”亦可)原因:列强侵华致使民族危机空前地严重;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严峻挑战;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形成且渴求民主政治;先进知识分子的不断反思及其探索(或“洋务运动破产促使先进知识分子进行反思”);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成社会思潮。(6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2)“中体西用”办学思想的体现:经学大义、人伦道德等课程列为预科基础课程,大学阶段设置经学科,体现了“中体”思想;设置工科、格致等科,学习近代化学、物理、电气等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体现了“西用”思想。(6分)对我国现代化的影响:经济上,从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政治上,从“以经学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不利于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任一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6分,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亦可)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迫于时势,清政府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上海同文馆”、翻译的书籍由科技方面到社会类可以看出近代“西学”在我国传播具有的特点。结合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来总结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从表格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表格中体现“中体”的思想可以用经学大义等学科说明,体现“西用”的思想可以理工科、格致科的设置说明。因为现代化主要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学术领域的自由化和科学化等,所以对现代化的影响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概括即可。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西学东渐·向西方学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近代教育·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