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首页 > 试卷库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中世纪的石匠经常要为装饰哥特式的教堂而雕刻怪兽状滴水嘴。有时,他们的作品被安装在教堂的上端或藏在飞檐后面,多为人的视线不及之处。然而,石匠仍然精心雕刻,哪怕知道一旦教堂完工,脚手架拆除,他们的作品将不被人们看到。据说,他们的雕刻是给上帝看的。事实上,许多被称为伟大的作品经常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
答案:【一类卷】
不欲扬,成不朽
有时,文字从笔尖流淌出,你为了“高销量”的传扬,却只显赫如流星;有时,文字从笔尖荡漾来,你不为显扬,却终流传。
从茫茫数据中寻找读者的兴趣点,从文字库中搜刮靡丽的文字,心中只有一个不变的信念:看的人多点再多点,继而成名成家成不朽。
然而,不遂人愿,盛象,终是昙花一现。时光忽逝,作品终沉入网络文学的大海中,无声无响无息。一缕怨怼从你心中来。
殊不知,心中想看销量,以为他人所赏的唯一功利之心去创作,不可能获得美名流传,得后人“啧”的一声赞叹。
每个时代总有些人,还好。
李敖呕心成九十八部著作,深陷缧绁,始终不停。我们看不到他被毁的作品。他也知道,一本被烧,又一本被焚,却也不停笔。
无人赏,便写给自己的人格看。
于是,捧着一颗虔诚的于作品、于思想的心。文字中诞生了伟大,字里行间流露出不朽。
我们熟悉北岛、顾城、舒婷,可那个时代伊始,又有多少人了解木匠北岛,油漆工顾城,灯泡厂女工的舒婷呢?他们在写诗。他们是从工人群体中飞出的诗人。
你将“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写在了墙上。后来的后来,才被人所发现,继而,广为传诵。
你想过吗?你一定没有想到过,无人赏,你写给自己的灵魂看:激励自己穿过人生的阴霾,走向光明。
有妙手偶得的佳句被你们夹进自己的本子里,未想到传播,更未想到成名;有信手拈来的语段被你们写进自己的本子中,未想到出版,更未想到成家。
在无人赏时,怀一颗虔诚之心于文字、作品,不为求人欣赏,只为文字更真,作品更好。
现在,太多人回望诗的繁盛,呼喊大师。可是,事实上,我们不缺少人才,只缺那颗心,一颗专注作品、潜心创作、虔诚于文字的心。
像李敖,不为人赏,写给自己人格看;像顾城,不求人赞,写给自己灵魂看,才成大师。
不求人们惊羡目光,不绝得赞美。只求潜心于、虔诚于作品,方成不朽与伟大。
【简评】本文阐述了“不欲扬名,方能成功”的道理,紧扣材料,切题准确。语言老练,层次清晰。引用李敖、顾城等事例与当今的浮躁进行对比论证,分析深刻,颇有说服力。故判为一类中,65分。
光 芒
箍桶匠的店在胡同的最里头。又小又暗。
青砖灰瓦,流水淙淙。这里江南水乡。文化气息浓厚的小镇,渐被商业浸染,喧闹而嚣声。
胡同口,到处是重新装饰的新店铺,张灯结彩,生怕别人看不见。
箍桶匠被挤到了最里头,那里什么人也没有。
然而他也不在意。昏暗的屋子,堆砌的木条。他埋首于厚实的木条中,任墙壁斑驳,任灯光昏暗。
我来到这里,在林立的商铺中搜寻,许久才找到他的店铺。若不是经人提醒,我怕早已略过,实在是太不起眼了。
对面是繁华的店铺,鲜亮的拓牌再加上打印出的方正的字,相较,这里过于昏暗,只蜷在一角,简朴的屋饰,手写的有些歪斜的字“箍桶”。
箍桶匠拿起木块,细细摩挲上面的纹理,粗糙,厚重。桶身宽长,桶沿窄短,刨子木条上 飞舞,一拉一提,再用力一伸,木屑纷飞,岁月似慢成一条河流,静谧无声,粗笨的木块成了他指下臣服的臣子,悠悠然就形成了光滑而整洁的木枕。转身,墨线往 桶上一箍,一圈,一绕,一紧,敏捷而迅疾,那是他毕生的手艺,那是他娴熟的门道橙黄色的木色,墨色的墨色,像是被那余晖浸染了一般,泛出沉静的光芒,静静 的,默默的,伫立在黑暗中。
或许我是长年以来的第一位客人。只看见外面繁华的装饰,只听见那喧嚣的叫卖拉扯声,只闻到那浓郁的香水味。看不见,看不见这小而黑的一角;听不见,听不见这吱吱呀呀的小调;闻不到,闻不到这源自原木的馨香。可是,那又怎样呢?
他仍旧浸心于作品中,细细地雕琢,默默地描线,那般虔诚,那般投入,仿佛那就是他的全世界。却不禁让我道出心中的疑惑。
他笑,似有些惊异于访客,手上却不停,珍惜地抚摸过那粗糙的质感,“不被人看见又怎么样呢?这是我的全部啊!”连音色也是像浸了岁月的沉淀般深沉。
霎时清明,是啊,处在最幽暗的地方又如何,不被人所见又如何,那注了他的心血,倾了他的目光,是他对自己的努力,是他对上帝的祷告,是他在全部。
整新的桶静静伫立在角落里,那不是廉价的货品,是萃了心血的艺术品。
在余晖中,散发着光芒。
【简评】本文刻画了一位专注、敬业的箍桶匠,紧扣材料中心。动作描写细腻传神,语言形象凝练,修辞颇为出彩。叙中有议,点题巧妙,结构完整。只是倒数第三段有点突兀,议论较为俗套,影响了本文表现力,故评为一类中,65分。
【二类卷】
心 裁
在街角尽头,一排灰暗不起眼的店面房中,那“服装设计”的广告牌似乎已被风雨洗涮得褪了色。
她,就是这家裁缝店的女主人。
跨进店内,小小的屋子被打理得井井有条,亮亮堂堂,与矮房灰败的外观截然不同。偌大的桌子是她每天擦拭许多遍的,桌上大小剪刀、石砧、熨斗,井然有序地排列。而角落里的那台缝纫机,陪伴了她这么多年,早已不复当年的光泽,却在颜色的褪淡中显出了年代的沉重的味道。
有人说,她这人爱干净,做事儿也清清爽爽的。
这话儿倒不错。这些年来,小城改造,街中心一排排华丽的店面房拔地而起,服装店里的各色衣服霓虹灯般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可即使是这样,很多人还是愿意跑到这间偏僻的小店做衣服。
清晨醒来,她照例是打一盆水,将桌子仔仔细细地擦一遍,捡起地上昨天不小心掉落的布头。早晨的心情,便如这干净的桌面一般明快起来。
端坐桌前,握着手中一大匹没有裁剪的布,她却已了然于胸。和别的裁缝不同,她从不依照书上的样式,而是自己有自己的主意,做出的衣服也各有各的式样。
她眼睛斜眯着纸上的数字,一边口中喃喃,一边拿起剪刀熟练地裁剪。“呲——”她撕下一缕多余的布,动作如行云流水般,不带任何拖沓。她用米尺对准了量度,凑近些用粉笔精确地轻轻划了一条线,裁出了衣服的雏形。
再拿到缝纫机边,一边是脚步不断地踩着,一边是手熟练地转动翻覆,手中的布如一只轻巧的蝴蝶翻转跳跃。
最后的收尾工作,她拿起剪刀,仔细翻翻瞅瞅,剪断零星的线头。拉直了看看自己手中的衣服成品,她笑了。
一天中,她并不赶速度,总是仔细小心地裁剪,对待衣服像对待艺术品一般珍贵。为了确保质量,她时常不得不推掉几个生意,只求做出的衣服尽人心意。
人们说,她的衣服与众不同,是因为她用心裁剪出来的呀。
【简评】本篇对材料题旨理解非常准确,场景式、片段化的精细描写,勾勒出富有职业操守的女裁缝形象,自然而真切。题目“心裁”富有诗意,也为文章增色不少。个别词语尚需推敲,如第三节中的“沉重”可改为“厚重”。故判为二类上,赋分61。
角落处自有花香
我总觉得那个清洁工有些傻气。
他被分配到打扫学校边角的一座楼。那幢楼隐藏在弯弯曲曲的石阶小路尽头,翠绿高高的 树木将那幢楼前的路遮掩了大半,小楼偏僻,平时也鲜有人关顾。我记得,来高中两年多,去那儿的次数也屈指可数。可偶尔走到他附近时,那儿的地是一尘不染 的,树叶被倒在树根附近,像孩子依偎着母亲,恬静而温馨。
一天早晨,我起得很早,早晨的空气微凉而清爽,我决定绕路走去教室。白日里偌大的喧嚣的校园在清晨安静得像未醒的婴孩。渐渐地,耳边传来“刷刷”声,远远地,带着些活力,柔柔地传入人的耳膜,进入人的心上。
我受好奇心驱使,循着声寻找声源。最后,我发现了一个老人在扫那幢偏僻的楼前的台阶。
老人扫得耐心又细致,像是擦拭什么珍贵的瓷器。他卷起袖子,抡起大扫把,缓慢地扫过 每一层台阶。从东向西,扫过长长的一阶,再缓慢地退到下一级台阶,再从西往东,如此重复。有时会有一阵调皮的风裹挟起树叶飘过上面的台阶,他会笑一笑,摇 摇头,流露出一种无奈又宠溺的目光,拖着蹒跚的步子踱上去,扫掉它。
我看了老人很久。老人认真地扫着,未注意到我。老人回头,突然发现了我这个偷窥者,惊讶地看了看我。我脸红了,想到自己站在这儿看了他扫地这么久,有些窘迫。
我忍不住地问:“你扫得这么干净也不会有人注意到的,为什么还要起这么早来扫这儿呢?”
老人被冻得通红的脸突然严肃起来,认真地回答我:“即使没有一个人看到,我也要认真打扫,怎么能因为没人注意就偷懒呢!”
我被驳斥得面红耳赤,讪讪地笑了笑,离开了。
离开时,我心里暗想:这个清洁工还真傻气。
后来有次学校里突然有领导来视察。沿着学校逛了一圈,走到那个偏僻的楼,楼前干净,进入楼内也很整洁,大加赞赏。
即使在人们视线不及之处也精心打扫,我想,这个清洁工一点也不傻。
【简评】本篇审题准确,字里行间都暗扣材料题旨,描写细腻,富有情趣,语言表达也颇 具诗意。情节安排还有不尽合理之处。如改为晨读前,“我”到此处识记英语单词,邂逅老人,就合理了。个别语言还需推敲,如第三节的“嚣张”感情色彩不当, 宜改为“柔柔”。故判为二类上,赋分60。
请尽力绽放
纵使无人欣赏,也要全力绽放。
走在洋溢着蓬勃生机的春天里,总会在路边不经意地发现三两或紫或红的无名小花,即便不被人欣赏,但它们是用尽全力美丽绽放。只因为,在春日绽放本就是它的的事业。
即便知道自己的作品将无人看到,但石匠仍是愿意奉献全部精力,他们的敬业精神着实可歌可叹。
工作室里,一位小巧清秀的女子伏案专心绘画,她总是认真地给自己漫画中女孩子的裙上画上淡淡的皱痕,即便他人告诉她,这些皱痕在作品打印出来之后是看不出的。但她们是坚持做着这一件微不足道的的小事。
她,便是第一位闯入日本漫画界的内地漫画家——夏达。不喜言语的夏达对自己的工作保持着十二分的敬畏。或许正是她的敬业,才成就了她自己这一天才漫画家。
片场中,一位还未来得及卸下妆容的演员正拿着剧本认真对词。她参演的电影是英文对白,即使他人告诉她她完成可以依赖后期的配音而无需拼命练习英文,可是她坚持依靠自己完成整部电影。
她,便是国际影星——李冰冰。其实,李冰冰这种敬业精神实在已是众人皆知。在参演的 电影《雪花秘扇》中便也略见一斑。她为了保证影片的质量,全程纯英文对白。也许有人怀疑,这,值得吗?我想,李冰冰一定会斩钉截铁地告诉你:值得。即便她 自己背后所历经的困难鲜有人知,即便无人会体味她的付出。但这位“拼命三娘”对工作的认真着实打动了我们。
对待自己的事业,我们总要保持一颗认真踏实的心。若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敬业,很难在自己所处的领域中有所作为。
在如今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学以铺天盖地之势袭来。但不难发现,网络写手常常一日万字,内容也大多低俗,毫无特色。因此,大多的写手总是只能被隔在电脑屏幕后,不能为人熟知。
不能理解,他们如此简单粗暴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根本无法做到“做一行,爱一行”,那么,又怎能期盼有所成就呢?
即便此刻的默默坚守无人能懂,但“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始终保持这一份对事业的敬畏,热爱,终有一天,我们开出的美丽花朵会绚烂整个世界。
【简评】本文是较为规范的议论文,切题准确,观点鲜明。列举夏达与范冰冰的事例典型,分析到位,颇有说服力。如果语言再老练些,剖析再深刻些,更能胜人一筹。故评为二类中,赋分58。
【三类卷】
隐藏着的伟大
伟大一词常用来形容毛泽东那种创世的伟人,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他们创造出了一番大事业。可反观犹大人口袋中的纸条“平凡”“伟大”,可知平凡在人也可以伟大,而平凡的人的伟大就在于即使平凡也尊重原则,把自己做到最好。一如哥特式教学中雕刻的石匠们。
他们精心雕刻,不在乎他们的作品是否被隐藏,这是一种对工作原则的敬畏,所以那些被隐藏却精致无比的作品是伟大的,石匠们了是伟大的。
莫言也曾隐藏在深山中,守着那一亩三分地还有那破旧的茅草屋写着他的母亲,写着他的 生活,写着这山,写着这水。在获诺贝尔奖前,他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家,即使这样他还是写着自己的一切。并用自己的一切去写,从没因没有过大成就而胡乱写些 出版来补贴家用,这是他有着对原则的敬畏之心。这种敬畏之心成就了他但他并没有骄傲,反而更希望生活在默默无闻中,隐藏着并伟大 着。
出于对原则的敬畏之心,石匠们雕刻的作品成为名扬天下的艺术。莫言写的文章成为轰动一时的作品。淘金者执著在沙漠淘金,而不担心沙砾掩埋金子,是因为他们明白“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而那些执意显露出来的“伟大”终究会被锋利的刀刃削去棱角。
“我坚持高调行善!这只是我财产的一小部分!“”谁来听我演唱会,我就送一头牲 口!“”一个人二百美金!”这是陈光标行善的呼声,高调的“伟大”。可是”请问你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贪了多少?”今年却有记者这样问。行善大使陈光 标在钱是贪来的。“伟大”不是用来贪来的钱去行善,而是世界最贫困的国家凑足全国人口一年的口粮费-----4万元来捐给中国。试问陈光标这种高调的”伟 大”在暴露还会有人来赞美吗?他没有对原则的敬畏之心,何来的伟大 ?
乔丹在成为名扬世界的球星之前,也只是个替补选手。他对原则的敬畏和对篮球的喜爱使他一举成名,终获在篮球场上自由驰骋的机会。林肯在成为最伟大的总统这前,也只是一个官场失意,情场也失意的小议员。他对原则的敬畏和永不放弃的精神使他完成了许多创举。
伟大 在被发现之前是隐藏着的,但想要伟大就要对原则有敬畏之心,就像那些石匠们,怀着对工作有热爱,对原则的敬畏雕刻出属于自己有伟大。
【简评】本文立意精准,莫言之例精当,且行文中扣题 意很强,将有争议的陈光标引入文中,乔丹、林肯之例又有生拉硬拽之感,这些削弱了认证力量。故判为三类中,52分。
【四类卷】
坚守原则
原则是山巅的磐石,风吹不斜,雨打不动,磐石卒千年。
石匠不会因为没人看见他的作品而随意雕刻,为什么?因为他们的雕刻是给心中的上帝看的,坚守着自己的原则,雕着最伟大作品。
做一个有原则的人,是很容易的。它是需要我们一生去坚持的。但这又何妨?《孔雀东南飞》中的男女主人公为坚守那份誓言,那份原则连生命皆可弃,坚守一生原则有何难?
有原则的人,他出身卑微如草芥砂砾;纵使他一生坎坷不顺,总是他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悲呼……那又怎样。他们在后人的眼中高大伟岸,他们将在历史的星空灿烂,他们将在天地间享受灵魂的自由。
屈原何等的坚贞忠烈,心中那份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那份面对折辱却不屈的毅力,都是 他心中那如磐石无转移的原则。他虽然因坚持原则而被流放在外,颠涂一生;他虽然因坚持原则而远离他乡,孤独一生。但他却活得自在,为何?因为他的灵魂是自 由的,是高大不屈的。他与香草为伴,高洁一世,以汨罗江为棺,与大江同在。他在世的眼中是那样的神圣,在人心中永存。
坚守原则,成就高贵的心。
坚守原则的人,是生命的强者,他们拥有世上最坚实的后盾,在大地上扎有最深的根。无 论外界风云如何涌动,他们只做自己。他们面对利诱不为所动,因为他们知道,原则比黄金贵;他们面对强权,不卑不亢,因为他们知道,原则才是驱动自己的力 量;他们面对困恶(困厄),淡然自若,没有像小人一样穷斯滥矣,因为他们相信原则比生命更重要,他们将在生命的花圃中盛开,展现白如冰雪的志节,赢得一世 的芬芳。
坚守原则,成就芬芳生命。
坚守原则的人,他们心中的软弱将被武装,梦想的羽翼将会丰满,他们将享受真正地自由,不被世俗人情牵绊,他们的人生之船将在滚管红尘中一往无前。
坚守原则,成就自由人生!
原则才是我们的刻刀,我们将用这把刀雕刻出世上最伟大的作品,让世界都羡慕的作品——真正地自己。
【简评】概念未清晰界定,这是文章最大的硬伤。大谈“坚守原则”观点泛化,所以文章后部分偏离材料。故此判为四类中,46分。
笛声悠悠
父亲爱吹笛。
即使身旁无一听众,父亲也吹得眉飞色舞,风生水起。
母亲和我常打笑道:“吹得再好有什么用啊,又没有人请你上春晚!”
父亲多半只是笑笑。第二天一如既往地吹。
我不解,但看着沉默的父亲,似乎又有些明白。
那日吃过晚饭小憩时,又听到父亲悠悠的笛声从东边的阳台上传来,我好奇究竟是什么如此地吸引着父亲,让他无法自拔。便踮起脚尖溜到父亲身后一段距离,靠在栏杆上看着黑夜中的父亲。
黑夜暗沉,此刻的父亲正演奏着一支水乡船歌。悠悠地,水流般的笛声从黑暗流淌出来, 使人仿佛置身于芦苇丛中的小船上,缓缓地摇动双桨。父亲的双肘抬起,竹笛横置嘴前,肩膀随着笛声的流淌微微地起伏着,动情而缓慢。我看不清楚父亲的脸,但 我可以想象出父亲一定是微闭着双眼,嘴角向上扬起,月光流转在他微微颤抖的睫毛上,随着笛声安详流淌。
舒缓的笛声渐渐地急促起来,如同遇到湍急的水流。一个个音符十分有节奏感地从父亲的 指头、唇角欢快蹦出。空气仿佛是一条凝滞的河,欢快的笛声在河面上跳着探戈。父亲的一只脚也随着节拍轻轻地踩着,双手以及肩膀极有节奏感地起伏,时而向 左,时而向上,月光也仿佛被这欢快的氛围感染,在褐色的笛子身上浮光跃金。
笛声一个陡转,涌上欢快的巅峰,又突然降落,滑于地面。
父亲踩着节拍的脚突然停止了踩动,微耸的肩膀缓缓地前倚又后移,随着腿部的弯曲,上半身起伏着,似置身于河床中,随那水流一同漂浮。
渐尾,笛声缓缓地低了下去,十分舒缓地拉长尾音,父亲久久地沉浸其中,直至笛声的尾音也消逝于空气中,又恢复了一如既往地沉寂。父亲依旧保持着那个向上的姿势,凝在月光中……
望着父亲凝滞的背影,我已了然。
即使没有人为你鼓掌,为自己的信仰而表演,也不失为最本真。
父亲转身时,抑制不住眼中的诧异,他竟未发现我早已站在身后。
我没有鼓掌,但我相信父亲他已明白我的眼神。他笑了,腼腆而了然。
【简评】本文叙写父亲忘我吹笛的过程,对笛声的描写生动而细腻,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但文章最后把父亲的忘我吹奏归结为“信仰”则显得牵强,有硬贴标签的嫌疑。鉴于语言基本功尚好,故判为四类上,48分。
试题分析:
(1)材料的基本要素:
①怪兽状滴水嘴雕刻是教堂整体中的一个陪饰,且多被安装在他人视线所不及处。②石匠们(并没有因为作品的细微且不被人们看到而放弃或马虎),仍然精心雕刻。③他们的雕刻是给上帝看的。④许多伟大的作品常常这样被创造出来。
(2)材料中的对立要素:
一个人做事,会有外在的要求,也会有内在的要求。但最根本的,应该遵从什么?就那些石匠们来看,作品无关大局,没有外人的注意,他们为什么没有偷工减料甚至放弃?“他们的雕刻是给上帝看的”显然是理解他们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精神的关键。正是因为为上帝而雕刻,才会这样不计回报、不图名利,发自内心地产生对工作的热忱、对工作的责任,产生对工作的神圣感和满足感,才会在寂寞而艰辛的工作中默默坚持,辛勤耕耘……
那么,“上帝”就可以理解成:事业心——对事业的虔诚、责任、温情与敬意;工作理想——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做人的良心、良知;对工作的纯粹的信念;心中的道德律……
而往往是在这种不计名利、荣辱,扎根于寂寞、平凡的工作中默默耕耘,辛勤劳作,却反而成就了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人格。而那些为浮华时世所诱惑,带着满脑子功利思想去做事的人,却不能抵达人生的最高境界。
(3)写作角度选择:
可以从职业精神(操守)的角度,谈专注的精神,谈真诚的态度,谈纯粹与神圣感,谈为人的本分与底线,谈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谈慎独,谈独立于功利计较的静穆心态,谈不问收获、只问耕耘的精神……
可以从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角度,思考石匠们这样普通、平凡的人生有没有价值和意义,谈平凡与伟大、谈寂寞中坚持与努力的过程意义,谈做好自己的本分、脚踏实地,谈细微之处见精神……
可以从伟大作品、伟大人格如何产生的角度,谈不图回报、不求关注的纯粹的心态……
紧扣“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做人的良知”、“寂寞中坚守”这些关键词,并且要联系材料,没有泛泛而谈,都认为是切题的。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