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 (36分)材料一: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皖、湘、鄂等13地均创下“历史纪录”,呈现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大、污染重等特点。这次雾霾天气直接原因是该时间段冷空气较弱和持续干旱,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根本原因是大气污染严重。一方面,85%以上二氧化硫排放来自火电厂以及非金属矿物生产、炼钢、化工制造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另一方面,北方居民冬天燃煤供暖排放二氧化硫、物流业快速增长、私家车快速增长等导致机动车尾气排放剧增,我国内地汽油质量标准低,硫含量比欧洲高15倍,加剧了雾霾天气的危害。
材料二:无论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应意识到“同呼吸,共责任”的事实。治理雾霾,每个公民都应勇于成为责任主体。改善空气环境的最终出路,就在于公民治理。公民治理,既包括良好环保习惯的养成,也意味着对于环保的积极参与。个人环保意识越强,企业的外部监督就越大,政府治污能力也就越强。
材料三:由于雾霾严重,空气质量不佳,北京2014年春节期间禁放烟花爆竹,广大市民积极响应。但“年味”不减,天坛、地坛两大庙会上的民俗文化风情展受到市民热捧;微信拜年成为年轻人的新宠;新马泰旅游过春节,感受异国文化,传播中华文明……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提出国家防治雾霾灾害可采取的措施。(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治理雾霾,每个公民都应勇于成为责任主体”的依据(12分)
(3)试举二例说明作为公民在治理雾霾上应该采取的具体做法。(4分)
(4)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北京市民的做法对我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启示。(8分- 答案:(1)①经济手段:对污染企业征收排污费、污染税,对节能环保企业优惠贷款利率,限制为污染环境的企业提供贷款(2分)行政手段:强制关闭污染环境折企业或限产;发放排污许可证,限制车辆出行等。(2分)法律手段:加强环保立法执法,追究污染环境企业的法律责任。(2分)
②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分)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汽油质量标准;(2分)鼓励消费者坚持绿色消费。(2分)
(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 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公民应该以主人翁态度参与到治理环境中。(3分)
② 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公民在享受优美环境的同时,必须承担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3分)
③公民坚持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公民在享受生态文明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3分)
④公民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参与民主决策,为解决雾霾难题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智慧;采用合法方式行使自己的监督权,敢于同无视环境污染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3分)
(3)举例:
①公民可以通过电话、信函、传真、邮件等向有关部门提出具体建议;
②公民可以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信访举报制度、舆论监督等方式对有关部门进行监督;
③公民可以采用低碳出行,乘坐公交车,少开私家车等行为积极履行公民义务。(只要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
(4)①要辩证地认识中华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发挥积极作用,克服消极作用。(2分)
②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体现出时代精神。(3分)
③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积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3分) -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生回答宏观调控的手段即可。经济手段政府可以加大对污染企业征收排污费、污染税,对节能环保企业优惠贷款利率,限制为污染环境的企业提供贷款;运用行政手段可以从强制关闭污染环境的企业或限产和发放排污许可证,限制车辆出行等;使用法律手段可以从加强环保立法执法,追究污染环境企业的法律责任的角度提出措施;其次可以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提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汽油质量标准;最后还可以从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鼓励消费者坚持绿色消费提出合理化措施。
(2)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回答本题时,可以首先从我国的国家性质的角度说明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其次可以从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角度说明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参与民主决策;再次可以通过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的角度说明公民在享受优美环境的同时,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最后可以从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角度分析说明即可。
(3)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关于治理雾霾天气采取的具体做法。回答本题时要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具体途径,不能仅仅写出具体措施,要有理有据。治理雾霾天气,公民要积极的进行政治参与,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政治,如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等,同时要履行相关的公民义务。本题难度不大。
(4)本题要求学生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北京市民的做法对我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启示。回答本题考生要仔细阅读材料,需要从对材料中北京市民的具体做法的分析中来确定答题所用的具体知识点。 “天坛、地坛两大庙会上的民俗文化风情展受到市民热捧”说明传承中华文化需要辩证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微信拜年成为年轻人的新宠”说明传承中华文化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并能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新马泰旅游过春节,感受异国文化,传播中华文明……”,表明传承中华文化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也需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考点:本题考查国家的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政治参与、传统文化的基础与发展、文化创新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