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首页 > 试卷库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12分)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
材料二    到一八七五年左右,教会学校总数约增加到八百所,学生约二万人,这个阶段的教会学校仍以小学为主,但已有少量教会中学出现,女学校也有增加。到一八九九年止,教会学校总数增加到约两千所左右,学生增为约四万名以上,开始出现大学。
材料三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1910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共开办经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设十三学门,一个近代意义的综合性大学初具规模。
材料四    1912年1月蔡元培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持制定“壬子癸丑学制”,实行小学男女同校、废除读经等改革措施。另据大众网报道,从2005年秋季开始,济南市有50多所小学开始全面推广儿童经典古文诵读,从浅显易懂的《三字经》到晦涩难懂的《孟子》、《论语》等,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加入到“读经”行列。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建议办太学的目的是什么?(2分)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2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教会学校的建立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3分)
(3)京师大学堂分科办学后的教学内容与古代太学相比有何相同之处?(1分)又有何新的时代特点? (1分)
(4)当年蔡元培主张废除读经的目的是什么?(1分)你是否赞成当今小学生读经?为什么?(2分)
答案:(13分) (1)目的:培养儒家人才,传播儒家思想;提高儒家政治地位,贯彻儒家政治理念。(实行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仁政,限制君权)(2分)影响:通过思想上的统一,达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分)
(2)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妇女的解放和社会风气的改进。培养的各方面人才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等。(3分)
(3)相同: 读经。(1分)新特点: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或政治制度。重视农、工、商等经济类科目的教学。(1分)
(4)目的:通过反对封建统治思想,达到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推行民主共和理念,巩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的。(1分)同意。经学中有大量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通过读经可以达到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效果。(2分)或:不同意。经学代表的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经学的研读不利于国家的进步和现代化建设。(2分)
试题分析:(1)第一问考查了学生了学生对董仲舒新儒学的掌握程度。学生首先要通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形成答案。第一问要围绕董仲舒儒者的身份来回答他推行太学的目的,作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的董仲舒推行太学是为了儒家思想自身发展的需要,即传播儒家思想,提高儒学的政治地位。第二问要从对维护封建统治和儒家自身地位的两个角度回答董仲舒主张设太学的影响。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教学学校数和学生数的增加等信息来看,教会学校的设立,为近代中国培养了各方面的人才,推动了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材料中“女学校也有增加”又能得出其有利于妇女解放这一结论。
(3)本题以京师大学堂分科办学后的教学内容与古代太学为材料进行比较,考查了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分析和比较辨别能力。第一问要回答的是相同点,第二问是不同点。通过材料的比较可以得出,学科的设置都有与儒家思想相关的经学。由于时代的不同京师大学堂分科办学后的教学内容也体现了明显的时代特色,出现了重大变化。
(4)本题的回答要结合相应的时代背景,蔡元培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也是当时北大的校长,因此蔡元培主张废除经学也是出于宣传新思想的需要,为新文化运动服务。第二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理由充分,可以选择同意与不同意两者观点回答。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太学的设立;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蔡元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