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首页 > 试卷库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12分)2014年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在会议上表示,加强互联互通建设有助于开拓亚太经济增长新源泉,符合各成员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发展需要。会议批准的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确立在2025年前实现加强软件、硬件和人员交流互联互通的远景目标。我们要按照蓝图的构想,加大投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复合型亚太互联互通网络,为实现亚太发展繁荣,夯实互联互通的基础。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积极参与亚太互联互通的理论依据。(6分)
材料二:APEC会议期间,习近平在讲话中引用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表达友谊与合作;《列子.汤问》中“愚公移山”表达亚太各国实现互联互通的豪情壮志和不懈追求;孔子《论语.雍也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表达共谋亚太合作愿景。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继承性与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传统文化对今天的历史影响。(6分)
答案:(1)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一国对外活动的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互联互通,首先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2分)
②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亚太国家的友好关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2分)
③我国是国际社会负责任的大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2分)
(2)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2分)
②传统文化如果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而变迁,不断满足人们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2分)
③传统文化如果不能顺应时代的变迁,则会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2分)
试题分析:
(1)“当代国际社会化”主要是包含了教材中的第四单元的基础知识。我国积极参与亚太互联互通,这就说明了我国和亚太地区的其他国家之间存在着共同利益,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有共同利益,国家之间才成形成互联互通的友好关系。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各个国家要在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友好关系,为我国创建良好的国际环境;我国是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社会中,与其他国家积极的谋求共同发展。
考点:国家利益、外交政策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国家关系中,我国在处理亚太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持有的态度,我国历来是坚持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2)“中华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历史影响”这主要是考查教材中“传统文化在今天”这一内容。从中可以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民族性,这就紧紧的维系着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传统文化是发展的,是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这就对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考点:传统文化的特点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考生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是随着中国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发展的,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