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库

2015学年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2025-01-17
| 期中考试
|
| 山西
第三方
选择题
现代文阅读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1分)
失败的英雄
荆轲一生只干了一件事,就是行刺当时秦国的最高统治者秦王嬴政。这件事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人们却一直把荆轲看作一个英雄。
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里描写了五个刺客:曹沫、专诸、聂政、豫让和荆轲。比较一下这5个人的业绩,荆轲是刺杀最没有成效的一个:刺秦完全以失败告终,不但一无所获,而且损失惨重,除了自己被杀外,还搭上秦舞阳、樊於期的性命,失去了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使燕遭秦的报复。但是,荆轲却成为这五个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个。
在《刺客列传》中,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他一个人的篇幅超过了其他4个人的总和。并且司马迁在描写荆轲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刺秦过程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司马迁又为什么要对荆轲如此偏重呢?因为荆轲比其他4个刺客高出一筹,而那又是因为秦王比其他刺客要谋刺的对手高出一筹。荆轲的分量之所以超过其他四个刺客的总和,是因为秦王的分量超过被谋刺的四个人的总和。况且,这个秦王后来横扫六国,统一天下,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王。
两千年来,人们为荆轲失败扼腕叹息,纷纷分析失败原因。有人认为是荆轲进咸阳宫失去了帮手;有人认为荆轲剑术不精,武功欠佳,没有追杀到秦王;还有人认为荆轲有贪生心理,没有在“图穷匕见”的第一瞬间向秦王下手,他想抓活的,给自己生还的希望。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我不敢认同,说他想生擒秦王倒可能是事实。人们对“荆轲刺秦”一直有一个误会,以为荆轲来到咸阳宫的目的就是为了杀死秦王。其实燕太子丹派荆轲到秦国,第一目的是想效仿曹沫挟持齐桓公的事件,荆轲最好也能挟持住秦王,逼他归还侵略燕国的土地;若不行,再刺杀秦王。但最终两个目的都没达到。
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因为潜意识里希望他刺秦成功。然而,假如荆轲真刺死了秦王——那时候嬴政还只是一个诸侯国的国君而已,还没有变成后来的秦始皇——那么,荆轲的名声也就与《刺客列传》里其他的刺客一样了,而不会脱颖而出。所以,荆轲的英名,正在于他的“失败”。
荆轲的英名虽与成败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荆轲敢于越过易水,渡过黄河,来到强大的秦国,进入了它的心脏地带咸阳宫去单挑秦王;他遇到的对手比其他所有刺客遇到的对手都要强大,但他敢于向最强者挑战;他去赴死,高歌着“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那个号称13岁就杀过人的秦舞阳,一进咸阳宫就被那种威严的气势吓得大惊失色时,他能谈笑自如;当他面对高高在上被文武百官簇拥着的秦王时,他在孤独中完成了他应该做的所有动作。
荆轲在咸阳宫只战斗了几分钟,然而这几分钟却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
【小题1】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荆轲是个流传千古,名气很大的刺客。作者开篇却从他的刺杀业绩写起,指出荆轲是刺杀最没成效的一个,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
B.作者认为荆轲未在“图穷匕见”的一瞬行刺,是想劫持秦王逼其归还侵略的燕地,这是有可能的,而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是一种误解。
C.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因为潜意识里希望着荆轲刺秦成功,作者认为这种愿望可以理解,从文中看,作者也怀着同样的愿望。
D.文中写号称13岁就杀过人的秦舞阳在咸阳宫大惊失色的表现,是为反衬荆轲的镇定勇敢,从而佐证文中的观点——荆轲是一个失败的英雄。
【小题2】为什么在《史记•刺客列传》记载的5位刺客中,荆轲却成为名气最大的一个?(4分)
【小题3】“荆轲在咸阳宫只战斗了几分钟,然而这几分钟却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这句话如何理解?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4分)
文言文阅读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18分)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馀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居匈奴西,骞因与属亡向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王使人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发译道,抵康居。康居传至大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夫人为王。既臣大夏而君之,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留岁馀,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馀,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为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堂邑父,胡人,善射,穷急,射禽兽给食。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月氏遁而匈奴仇恨 怨恨B.匈奴取道
C.唯王使人送我引路,作向导D.汉之遗王财物 贿赂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问欲何而燕国见陵耻除矣
B.骞因与属亡向月氏又欲肆西封
C.王使人道送我君图
D.发译道臣韩王送沛公
【小题3】下列各句,全都表现张骞忠于国家不辱使命的一组是(2分)
①骞以郎应募     ②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
③骞持汉节不失     ④骞与其属亡向月氏
⑤骞曰:“……唯王使人道送我。” ⑥并南山,欲从羌中归
⑦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  ⑧拜骞为太中大夫
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④D.⑥⑦⑧
【小题4】下列各句对原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张骞出使西域的任务是联合月氏,共同打击匈奴,费尽周折,最终这个目标也没能实现。
B.大宛为了得到汉朝的财物,对张骞提供帮助,送他上路,到达康居。
C.月氏被匈奴打败逃往大夏后,对大夏臣服并尊大夏王为君,觉得那里土地肥沃富饶,生活安定,不想再打匈奴。
D.张骞先后被匈奴捉住两次,扣留多年,后值匈奴内乱,才逃回汉朝。
【小题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诗歌鉴赏
语言表达
默写
作文
其它试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