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 突如其来的贺江水体污染事件再次昭示,拒绝“污染经济”刻不容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截至2013年7月6日晚的监测数据显示,有的江段镉浓度超标5.6倍.严重威胁沿江群众饮用水安全。在7月7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贺州市相关负责人称,已基本找到污染源。位于贺州市贺江马尾河江段沿岸的部分企业虽然已经“人走厂停”,但流出来的污水中重金属仍然超标。当地政府正在逐家排查这些企业,以锁定“元凶”。在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方面,我们只有用制度管人,按法治办事,才能规范大家的行为。
材料二:有的地方政府仅仅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落实在实际行动中;有的地方政府认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什么难事,有发达地区的现成经验,人家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这岂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吗?
(1)联系材料一,分析政府在应对污染问题上应怎样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9分)
(2)结合材料二,从认识论角度评析有的地方政府的态度。(9分)- 答案:(1)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面对污染,要制定科学的防治制度。(3分)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面对污染,应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措施,维护人民利益。(3分)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治理污染中,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客观条件,既要促进经济发展,又要保护环境,把两者结合起来。(3分)
(2)①有的地方政府不注重实际行动,没有看到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3分)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有的地方政府认为“人家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错在照搬别人的做法,没有把他人的经验和本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3分)
③有的地方政府把照搬他人的经验当成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没有认识到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没有认识到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真理。(3分) -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有关知识,问题角度则突出于怎样做,要求既要有理论上的依据,又要有现实的做法。根据监测,发现污染严重,要求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了人能够能动认识世界,环境治理是有目的性、计划性的,发挥意识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作用,制定科学的防范措施;“我们只有用制度管人,按法治办事,才能规范大家的行为”,说明要发挥意识在改造客观世界中的指导作用;立足于环境污染的客观实际,既要保证经济发展,又要保护好环境,要求做到一起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
(2)有的地方政府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看到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否则认识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该做法否认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人家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说明有的地方政府没有将他人成功经验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认为环境保护可以一劳永逸,没有看到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没有看到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的作用;一起从实际出发;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实践与认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