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首页 > 试卷库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桥本氏病患者则产生另外一种抗体,攻击自身甲状腺细胞的球蛋白等,最终引起甲状腺细胞损坏。下图为Graves氏病的发病机理示意图,其中A~E代表物质,F~H代表相关细胞。请据图回答:

(1)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的分泌物B的量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判断,Graves氏病患者的细胞代谢强度比正常人_________________。
(2) Graves氏病是一种______________病,在临床治疗时,常用药物抑制D物质的合成与F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则D物质为_______________。
(3)图甲中方框内为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过程的示意图,放大后见图乙。
①由图乙中GTP(结构与ATP相似)的参与过程,推测GTP最可能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时,需要突触前膜上的v-SNARE蛋白与t—SNARE蛋白的特异性识别,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引起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甲图可知,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
(4)Graves氏病和桥本氏病患者的血清中物质C浓度存在差异。如果患者血清中C浓度持续偏_____________,可以排除患Graves氏病的可能性。但需进一步检测血清中B浓度,以探查下丘脑、垂体、甲状腺是否病变,从而判断患桥本氏病的可能性。
①若血清中B浓度高,注射A后,B浓度显著增高,则病变器官可能是____________;
②若血清中B浓度低,注射A后,B浓度有所升高,则病变器官可能是__________;
③若血清中B浓度低,注射A后,B浓度无变化,则病变器官可能是___________。
答案:(1)减少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促进了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而血液中过多的甲状腺激素抑制了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高
(2)自身免疫   淋巴因子
(3)在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神经递质释放)时提供能量   能够确保含特定神经递质的突触小泡准确地运送到突触前膜并与之结合   促进或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4)低   甲状腺   下丘脑   垂体
试题分析:
(1)由于Graves氏病患者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作用效果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因此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会抑制垂体分泌物质B;由于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因此该患者的代谢强度高。
(2)由于Graves氏病患者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因此属于自身免疫病;分析题图,物质D是由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
(3)①由于GTP结构与ATP相似,观察图中GTP与GDP的相互转化,可以为神经递质的释放提供能量;突触前膜上的v-SNARE蛋白与t—SNARE蛋白的特异性识别,可保证含特定神经递质的突触小泡准确地运送到突触前膜并与之结合。
②由于突触后膜为甲状腺细胞膜,因此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能够促进或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从题中材料可看出,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过程有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
(4)从图中可以分析,物质C为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浓度偏低时,可以排除患Graves氏病的可能性,因为Graves氏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由于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
①若血清中B浓度高,注射A后,B浓度显著增高,说明垂体正常,则病变部位为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较少引起。
②若血清中B浓度低,注射A后,B浓度有所升高,则病变器官可能是下丘脑分泌A较少引起的。
③若血清中B浓度低,注射A后,B浓度无变化,说明垂体病变,不能合成促甲状腺激素。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