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首页 > 试卷库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步骤一 走进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1)举例说明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存在的关系。(各举一例)(4分)
(2)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融合?(4分)
步骤二 体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3)下图再现了“张骞出使西域拜别汉武帝”的情景,写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张骞出使西域最终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

(4)穿时空隧道,你来到了北魏时期,亲历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前后情况,试举两例说明孝文帝改革前后北魏的变化。(2分)
步骤三 感悟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5)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由史及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4分)
答案:(1)和:呼韩邪单于归顺汉朝;昭君出塞等;战:蒙恬反击匈奴;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等。(和战各举一例)(4分)
(2)少数民族的内迁与汉族人民的交流;(2分)北魏孝文帝改革等。(2分)
(3)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2分)作用:促进了西域与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开通了丝绸之路。(4分)
(4)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来谈,如从语言、婚姻、服饰、姓名、居住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任举两例即可。(2分)
(5)主流:和平友好。树立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意识。(符合题意的其它表述也行)(4分)
试题分析:(1)匈奴是生活在蒙古高原生的古老游牧民族,在战国时期就经常南下抢掠。秦汉时期与匈奴有和有战。秦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并在那里设县;汉朝由于国力的盛衰不同,对匈奴采用不同的政策。西汉初年,经济凋敝,汉高祖采用和亲的政策;汉武帝时,国力昌盛,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此后,匈奴分裂,呼韩邪单于率部归汉,并有了昭君出塞的美话。
(2)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此时政权更替频繁。北方的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并先后在北方建立了政权,在长达数百年的冲突与交往中,各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习俗风尚等方面也呈现出逐渐认同的趋势,民族融合的趋向更加明显。
(3)结合所学,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此后,汉朝与西域诸国互派使节,互通商旅,对开通丝绸之路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4)本题考查学生对孝文帝改革内容的理解。结合所学,孝文帝为了更好的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对鲜卑族实行比较彻底的汉化政策,如改汉姓,将拓跋改为元等;穿汉服,将鲜卑族的民族服装改为中原汉族服装;说汉语、与汉族通婚等。
(5)分析以上材料进行总结。秦汉与匈奴之间的关系,有和有战,但以和为主;南北朝时期,各个民族之间冲突虽然存在,但民族间的融合为主流;孝文帝的改革也是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交流。故可以看出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和平友好。中华文明是由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我们现今应该树立树立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意识。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