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 10分)玉米、小麦和棉花是重要的农作物。下列甲图和乙图分别是不同条件下玉米和小麦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测定结果。
(1)甲图中C点时限制玉米光合作用速率提高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
(2)乙图中小麦在12时的光合作用出现“午休现象”,主要原因是光合作用的______速率下降;结合图甲分析,玉米没有“午休现象”是因为能够_______,从而保证_______(C3/C5/[H]/ATP)的供应充足。
(3)下表是冬小麦和棉花对磷的吸收量,表中数据表明,作物对磷的吸收量因_____和_______的不同而异。植物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 PO43-的主要方式是______。如果长期种植同种作物,土壤肥力会下降,从而影响产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农业生产中常采用______方法进行耕种。
(4)农民每年都需要施磷肥来提高作物产量,但残余的磷肥成分进入江河湖泊后,常常促使蓝藻等生物的大量繁殖,出现__________现象。
(5)科研人员发现,土壤中存在着一类细菌,能够将土壤中难溶的含磷化合物溶解转变为植物能吸收的磷酸盐离子。如果要进一步提高天然菌株的溶磷能力,则可以通过______等方法。- 答案:1)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和温度) (2)暗反应(因定 CO2) 固定细胞间隙较低浓度的CO2 C3 (3)作物种类 生育期 主动运输 轮作 (4)水华(或水体富营养化) (5)基因工程(诱变育种)
- 试题分析:(1)甲图中C点以后玉米的光合速率不再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增强,说明C点时限制玉米光合作用速率提高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温度。
(2)图乙中的曲线表明,在12时左右小麦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是因为此时温度很高,蒸腾作用很强,气孔大量关闭,二氧化碳供应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玉米没有“午休现象”是因为温度过高或干旱,叶片气孔关闭,但玉米能利用叶肉细胞间隙的低浓度CO2进行碳的固定,从而保证C3的供应,所以光合作用不受影响。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作物对磷的吸收量因作物种类和生育期的不同而有差异。植物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植物对土壤中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如果长期种植同种作物,土壤肥力会下降,从而影响产量,为避免这种情况,农业生产中常采用轮作方法进行耕种。
(4)淡水中无机盐等营养过多,会促使蓝藻等生物的大量繁殖,导致“水华”现象。
(5)要提高天然菌株的溶磷能力,则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或诱变育种等方法,培育新菌株。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水体富营养化及生物育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