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 (17分)材料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离不开法制护航。2014年10月20至23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会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因为中国社会进入深刻变革期之后,无论是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还是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都需要在法制轨道上推进,依靠法制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确保各项改革事业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的必然要求。
材料二:十八届四中全会日前在京闭幕,全会在广泛收集民意和征求各民主党派意见的基础上,深入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深刻剖析了我国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根据新形势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全会明确,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1)结合材料一,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如何推进依法治国,为全面深化改革保驾护航。(8分)
(2)结合材料二,从“求索真理的历程”角度谈谈出台《决定》的依据。(9分)- 答案:(1)①公民: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积极与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2分)
②政府: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决策,建立健全权力制约与监督体系;(2分)
③人大:加强立法,完善法律体系,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2分)
④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2分)
(2)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决定的出台是建立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法治实践探索的基础之上的。(3分)
②真理是具体的,要求我们坚持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决定》深刻剖析了法治建设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根据新形势提出了依法治国的目标任务、重大原则。(3分)
③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认识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它要求我们重视发挥科学理论的作用。《决定》形成了依法治国的新理论,对推进法治建设有重要作用。(3分) -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题目类型是措施类。对于措施类试题,要分主体,从根本措施到具体措施,政治生活的主体主要有公民、政府、人大、中国共产党、司法机关等。从公民角度看应自觉履行义务,遵循政治生活的准则;从政府的角度看主要强调依法行政,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树立政府威信;从人大的角度看应加强立法及监督的工作,加强人大监督检查;从党的角度看应发挥好领导核心的作用,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依法执政,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从司法机关的角度看应公正严格司法。
(2)本题知识限定明确,求索真理的历程就是认识论的有关知识,主要包括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的含义及其属性、认识的过程(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等知识,然后运用上述理论知识分析依法治国理论的历史进程,实现原理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考点:公民、政府、人大、中国共产党、求索真理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