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首页 > 试卷库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2013年9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强调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芙,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 被誉为“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的电视公益活动一一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3 年度颁奖典礼于2014年2月10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播出,黄旭华、胡佩兰、方俊明、沈克泉和沈昌健父子、龚全珍、刘盛兰、段爱平、格桑德吉、陈俊贵、姚厚芝被选为年度人物。此外,《感动中国》还向中国载人航天十周年的中国航天员群体表达了年度致敬。
(1)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都有哪些共同的品质? (4分)
(2)你打算通过哪些途径宣传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2分)
(3)对照先进人物,说说自己身上还有哪些不良品质。并为培养某种良好的品质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6分)
答案:(1)社会:关心、亲近、服务、奉献社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他人(亲人):临危不惧、舍己救人、孝老爱亲、助人为乐、扶贫济困、关爱他人、无私奉献、诚实守信、知恩图报等。
祖国: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生活(职业、学习):有远大理想、珍爱生命、艰苦奋斗、坚强意志、开拓创新、勇于面对挫折自强不息、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的精神;敬业奉献、爱岗敬业、勤奋刻苦等。
(2)随机向路人同学家长讲解;制作关于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的宣传报;出关于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的黑板报;通过微信或者QQ空间共享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等
(3)a如:缺乏对他人、社会的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习惯被别人照顾、不习惯回报别人,不敢于接受挑战,冷漠自私、猜疑,不负责任等。
b提示:思想提升:认识到负责任才能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人人都是社会成员,都享受着社会发展的成果,也应该承担起社会的义务和责任。
明确目标:明确自己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做一个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公民。
学习模范:以模范人物为榜样,明确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自强不息、奉献社会。
名言激励:以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拟定一句座右铭,时刻鞭策自已。
付诸行动:把崇高的理想付诸于平凡的行动。如:认真学习,珍爱生命,从对自己负责做起;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生活中自理自立自强,不依赖;三思而后行,对自己一言一行负责。
试题分析:(1)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认真分析材料,找到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感动中国人物身上共有的优秀品质可以从责任、奉献、诚信、爱国、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的精神、敬业奉献、爱岗敬业等角度回答。
(2)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宣传途径可以是主题板报、宣传栏、演讲比赛等角度回答。
(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主要是不良品质即可得分,制定的计划可以从思想、目标、行动等方面回答,但是一定要切实可行。
考点:无私奉献等优秀品质;怎样培养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