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首页 > 试卷库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看图说历史(共12分)

(1)图中人物是谁?他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4分)
(2)他的主要政治观点是什么?(4分)
(3)他的主要教育理念是什么?(2分)
(4)他的弟子整理什么一书,记载他的言论?(2分)
答案:(1)孔子 儒家    (2)仁  礼   (3)有教无类   (4)《论语》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图中人物是孔子,春秋晚期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注意“因材施教”。晚年回到鲁国,专心从事教育,整理古籍,还根据鲁国历史材料编成《春秋》一书。后来,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很大。本题答案:孔子;儒家。
(2)本题主要考查孔子的政治思想。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礼治思想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孔子很崇拜周礼,主张“复礼”、“为国以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治秩序。“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意思是:不合符礼教的话不能看,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听,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说,不合符礼教的事不能做。本题答案:“仁”和“礼”。
(3)本题主要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决断。“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题答案:有教无类。
(4)本题主要考查《论语》的内容。《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书》《礼》《易》《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本题答案:《论语》。
考点: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