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 某地大力发展农家乐,构建旅游与生态并举的生态农业。池塘养鱼垂钓,水稻长势喜人,农民进行除草、治虫、施肥等生产活动。根据生态学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态系统的成分和 构成。池塘中的植物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具有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与不同水域深度的 不同有密切相关。
(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农民除草、治虫的目的是 ,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假定某种群当年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图1为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2为该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m2·d)]。分析回答。
①图1中该种群数量在a到d的增长曲线呈 型,e点的种群数量比d点的种群数量 (多/少)。
②图2中由草食动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有其尸体残骸中的能量和肉食动物 中的能量。该生态系统中第三、四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保留一位小数)。
(4)随着游客增多,有些废弃物和垃圾进入池塘,但并未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它的基础是 。- 答案:(1)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 光照强度
(2)调整能量流动关系
(3)①S 少
②粪便 5.5
(4)反馈调节 - 试题分析: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与光照强度有关。
(2)农民除草治虫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①由于纵坐标为种群当年数量为前一年数量的倍数,因此λ>1,种群数量增加,λ=1,种群数量不变,λ<1,种群数量减少。因此图1中ad段λ的数值先增大后减少到1,种群数量先迅速增加后增加速率变慢,最后不增加,呈“S”型;由于d点后种群数量减少,到e点时不再减少,因此e点种群数量比d点少。
②草食动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包括草食动物的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和肉食动物的粪便中未被同化的能量;分析题图,第四营养级的同化量为16+5=21(J/(m2·d)),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为90+272+21=383(J/(m2·d)),因此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1÷383×100%=5.5%。
(4)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