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 某植物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共有三对同源染色体(分别标记为I、Ⅱ、Ⅲ号),请分析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不考虑交叉互换)
(1)该植物花的位置叶腋(A)对茎顶(a)为显性,控制其性状的基因位于I号染色体上。用纯种叶腋和纯种茎顶植株杂交,F1植株花的位置为 。
(2)若控制叶腋性状的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但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并没有改变,该基因 (填“是”或“否”)发生基因突变。
(3)该植物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圆粒( D)对皱粒(d)(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不位于Ⅲ号染色体上)为显性,现有品种①(aaBBDD)、②(AAbbDD)、③(AABBdd)和④(aabbdd).进行了如下三组杂交实验,Fl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如表所示:
请据表回答问题。
①由表中信息可知,控制这三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共位于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控制茎高度的基因位于____号染色体上。
②组合三中.Fl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 。
利用组合三F1自交,F2中茎顶花高茎皱粒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 _ 。
③该植物红花和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且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为探究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几号染色体上,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完善实验,并对部分结果做出预测分析:(具有满足实验要求的纯种植物类型)
实验一:利用纯种红花高茎与纯种白花矮茎植株杂交得Fl,F1自交得F2,观察并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二:利用 杂交得F1,F1自交得F2,观察并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部分结果及结论:
实验一中,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说明控制红花和白花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I号染色体上。
实验二中,若F2的表现型及比倒为 ,则说明控制红花和白花相对性状的基因不位于Ⅱ号染色体上。- 答案:(1)叶腋 (1分) (2)是
(3)①2 1 ②Abd:aBd:abD:abd=1:1:1:1 3/16
③纯种红花圆粒与纯种白花皱粒植株 红花髙茎:白花矮茎=3:1
红花圆粒:红花皱粒:白花圆粒:白花皱粒=9:3:3:1 - 试题分析:(1)该植物花的位置叶腋(A)对茎顶(a)为显性,控制其性状的基因位于I号染色体上。用纯种叶腋和纯种茎顶植株杂交,F1植株应是显性杂合子,故花的位置为叶腋。
(2)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基因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但性状不改变是因为密码子具有兼并性。
(3)①由组合一可知这三对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是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那么在组合一的子一代应产生4种配子,而表中只有两种配子,说明a和B即控制茎高度的基因和叶是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1号染色体上。
②组合三中子一代是AaBbDd,因为控制高度的和叶位置的是在同一对染色体上,故其只能产生4种配子,即Abd:aBd:abD:abd=1:1:1:1,让F1自交,在F2中茎顶花高茎皱粒个体所占的比例为A-B-dd应是3/16.
③利用纯种红花高茎与纯种白花矮茎植株杂交得Fl,F1自交得F2,如果红花髙茎:白花矮茎=3:1,说明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如果用纯种红花圆粒与纯种白花皱粒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出现了红花圆粒:红花皱粒:白花圆粒:白花皱粒=9:3:3:1,说明是和圆粒皱粒的染色体是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应是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