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在树上,啄树雀发现虫子,可虫子迅速钻入深洞。啄树雀啄破树皮,但嘴不够长,啄不到。这时,啄木鸟飞来,把长喙伸进洞,用特殊的长舌,毫不费力地吃到虫子。啄木鸟炫耀:“要说捉树虫,非我莫属,我有一条能伸长的舌头。”
啄树雀不在意,飞到另一棵树。啄木鸟又追着问:“还想捉虫?别瞎费力气了。”啄树雀没理会,又在一棵树上找到虫子。他啄开树皮,但洞太深,先前情形又出现。他飞下树,找到根枝条,枝条太长了,他就用嘴截去一段,啄掉丫杈,然后衔着飞回树上,把枝条另一端伸进洞,一会儿就把虫子拨弄出来,捉进嘴里。
啄木鸟看呆了,祝贺啄树雀:“你真行,虽然先天条件不如我,但你有智慧,有办法,用智慧和办法照样能捉到树洞里的虫子。”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为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赞美别人是一种美好品格
啄木鸟由开始的瞧不起啄树雀到佩服赞美啄树雀,毫无疑问,啄木鸟的“鸟格”得到了完美提升。
赞美意指对人或事物的优点的称赞。发自内心的赞美是一种美好的人生品格,它体现的是对他人的尊重、欣赏、鼓励和关爱。在我们周围,有许多人的许多长处、许多成绩值得我们倾慕、值得我们赞美。然而,由于各种利益关系的存在,一些人对他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却常常变得有些“短视”,即使赞美,也显得非常吝啬。更有甚者,对别人取得的成绩与进步心生妒忌,脚下使绊子,甚至做出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事来。在这些人的心目中藏着这样一个“小九九”:我若赞美了他人,不是抬高了他人的身价和威望了吗?要是那样,我自己还有什么地位和威望可言了呢?这实际上是一种可怕的心理和认识误区。
古往今来,大凡功成名就者,都是虚怀若谷、心胸博大的,哪怕自己有着盖世功劳,也会做到“人前不显胜,傲里不夺尊”,而对他人的长处和优点却总是竭力赞扬、尽心抬举。其结果,这些懂得尊重和赞美别人的人,也最终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除了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以外、还有尊重的需求。这种尊重的需求包括被人接受、友爱交往、有所归属,包括自己的能力、才干得到承认。换言之,一个人被尊重、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心理需要是普遍存在的。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原理,我们对他人恰如其分的赞美,不仅会被他人接受,而且会产生作用反射,即你对他人的赞美和有爱同样会折射到自己的身上,使被赞美者同样对你产生赞美和友爱。唯其如此,我们在赞美别人的时候,也得到了一份赞美,付出了一份友善,也收获了一份友善,进而使你与他人的关系融洽和谐,工作与生活环境也就自然宽松愉快。
实践也证明,敢于赞美别人,是一个人有力量、有信心的表现,也是一种应有的思想境界。敢于赞美别人的人,是一个胸怀宽广、内心充满阳光的人,给别人所展示的是一种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赞美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我们不要吝啬对别人的赞美,懂得赞美别人,体现的是我们崇高的人生境界。赞美别人,别因“善小而不为”。让我们学会赞美,多用真诚的赞美去鼓舞他人 -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本题是一则故事型材料,啄木鸟舌头长,可以吃到树内的虫子,啄树雀舌头短,利用智慧也可以吃到树里的虫子,啄木鸟一开始瞧不起啄树雀,后来真心赞美啄树雀,因为啄树雀有智慧,智慧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由此来看,这个材料可分别从啄木鸟和啄树雀两个角度来思考立意。
参考立意:
1.啄木鸟角度
⑴要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对待别人的不足。
⑵坦诚地赞美别人的优点是一种境界。
⑶欣赏与嘲讽。
2.啄树雀角度
⑴智慧和办法就像一把钥匙,有了这把钥匙,就没有打不开的锁。(最佳立意)
⑵不在意别人的嘲笑与讥讽,坚持自己的梦想就会成功。
⑶先天不足可借助外物补足,这是一种智慧。
从文体上看,本题限定的是议论文,考生注意观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证有力。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