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镇化是当前中国的主题词之一。如火如荼的城镇化进程让人们不禁担忧:当几亿农民脱离土地,作为乡土文化的载体,那些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民居将如何保存?一些文物古迹是否会在铲车声中一去不复返?那些符合农村生活节奏的剪纸、刺绣、蜡染等民间技艺又何以存活?怎样才能既保持原有的历史因素,又能融入新的现代化因素,避免“千镇一面”?
(1)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人们产生上述“担忧”的原因。(9分)
材料二:城镇化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欧洲各国都有重视历史传统、保护文化遗产的正面例证,巴黎、伦敦、罗马等世界名城虽然发展模式不一,但总体上保持了历史风貌,城市文化品位较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投资者。近些年来,欧洲城市更加注重智能、绿色、低碳,努力探索现代城市发展的新方向。
(2)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应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9分)- 答案:(1)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和发展。(3分)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显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3分)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起积极作用。(3分)
(2)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城镇化建设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把握好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这样才能保护本地历史传统和文化特色,才能增强人们强烈认同感。(3分)
②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一方面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同时要体现时代精神。城镇化过程既要不失传统风格,又要与现代化建设相协调。(3分)
③要立足社会实践,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国外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优秀成果。(3分) - 试题分析:
(1)本题要求学生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材料中的人们产生“担忧”的原因。解答本题需要认真分析材料中人们的种种“担忧”,从中找出解决的措施。题中材料“当几亿农民脱离土地,作为乡土文化的载体”、“保持原有的历史因素”、“融入新的现代化因素”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性词语。回答时可从传统文化的继承性、民族性、相对稳定性等特征展开说明;也可从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等这一文化的特征上去说明。
(2)本题的切口比较小,直接考查学生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中世界著名建筑的风格,以从中找出答题的思路。本题材料中“欧洲各国都有重视历史传统、保护文化遗产的正面例证”、“欧洲城市更加注重智能、绿色、低碳,努力探索现代城市发展的新方向”等说明我们的城镇化建设既要正要确对待传统文化,把握好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也说明了立足社会实践,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重要性。
考点:传统文化的特征、文化的特征、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文化创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