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首页 > 试卷库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史记》引用商鞅语
材料二:

材料三: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体现了商鞅怎样的主张?(2分)
(2)请从材料三中找出与材料二的图片相符的内容。(2分)
(3)材料三中最有利于秦国新兴地主阶级确立封建制度和最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的措施分别是哪一条?(4分)
(4)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启示或结论?(3分)
答案:(1)变法的主张(2分)
(2)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2分)
(3)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4分)
(4)改革是变革旧秩序、旧制度的一场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是强国之路。(言之有理3分)
试题分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2)本小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措施。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员治理。奖励耕织就是奖励一家一户的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以生产粮食布帛多少为标准,凡是努力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免去其本身的徭役。这就促进了小农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保证了封建国家的财源和兵源;奖励耕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废除世卿世禄制,按战场立功国家赐给田宅和爵位,大大刺激了秦军将士在战场去努力杀敌,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军成为“虎狼之师”,最终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3)本小题考查的是商鞅中变法影响深远的内容。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这就从法律上维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有利于地主经济的发展,因此最能体现该变法的性质,即是一次比较彻底、全面的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商鞅的法令规定在秦国推行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员治理,这样地方的行政官员任免权收到国君手中,他们就不得不听命于国君,从而使国君直接控制了地方的行政大权,国君的命令能直达到地方,大大强化的中央集权,可以避免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最能巩固了国家的统一。而此后历朝历代都沿用推行县制,直至今天,这项措施是影响最为深远的。
(4)本小题考查的是关于改革的启示。改革,指改变旧制度、旧事物。是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之内实行变革,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通常一个改革是否能成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若成功可让该国走向稳定局势,若失败可能遭致内乱或冲突。影响改革成功的因素很多,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改革的措施是否得当、行之有效,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发对和阻扰,做为改革者要有坚定的意志,要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总之改革是社会发展,国家进步的动力源泉。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