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首页 > 试卷库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下图中A、B、C、D分别表示我国四种主要的可利用土地利用类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秦岭—淮河在图中的位置应是(   )
A.A类和B类之间B.B类和C类之间
C.B类和D类之间D.A类和D类之间
【小题2】土地利用类型C代表的是(   )
A.以水田为主的耕地B.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C.林地D.草地
【小题3】影响C类土地利用类型和A、B类土地利用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植被
【小题4】D类土地利用类型要特别注意防止(   )
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
C.土壤污染D.乱砍滥伐
答案:【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A
试题分析:
【小题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它是我国A南方地区和B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小题2】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的区域差异明显.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西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林地很少,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
【小题3】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其中,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
【小题4】D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富含水汽的夏季风到达河西走廊后已属强弩之末,难以再向西北前行,广大的西北属于典型的非季风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这也是当地土地荒漠和土壤盐碱化的主要原因。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区域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