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首页 > 试卷库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完成以下小题。(20分)
森林里的阳光

(1)我很幸运,我的楼下就有一片森林。
(2)一天早晨,我去林子里散步,阳光柔和而温暖。忽然,我看到树枝上有几只鸟儿在叽叽喳喳歌唱。它们面朝太阳,昂头挺胸,唱得是那样响亮投入,那样虔诚真情,那样痴迷陶醉……很显然,它们是在迎接太阳,感谢太阳;是在早晨向太阳问好呢!
(3)这样的情形,只要你留意,在有阳光的森林里经常能看到,因为阳光是鸟儿生命的希望。据说,夜莺非常需要从阳光中获得灵感,只要有阳光,就足以使它不断鸣唱。如果把它关在暗处,一旦让它重返阳光,它会欣喜若狂地大唱特唱。而云雀看到太阳升起,更会激动得冲出森林,唱着飞向太阳,把快乐带上蓝天。
(4)“鸟如此,人亦如此,这是万物的感受。”法国浪漫主义历史学家米什莱在《大自然的诗》里说得好,“印度古老的吠陀的每一行都是在歌颂阳光。”“印度人以为,凡是动物,尤其是最有智慧的,比如大象在创造生命时,会向太阳致敬,会在晨曦微露时向它致谢,它们会在内心唱一首感恩歌。”
(5)大象们在内心默默感恩,而鸟儿们是唱出来的。所以那几只鸟儿唱得如此热情洋溢;所以每天晨曦微露时,我都能听到森林里的鸟儿开始集体大合唱,那是迎接太阳的隆重仪式;千百只鸟儿,面向东方,此起彼伏地歌唱,唱得轰轰烈烈,唱得森林震动,唱得阳光摇晃……
(6)于是,森林歌唱起来,森林的阳光也歌唱起来……

(7)我喜欢幽深茂密的森林,喜欢绿意葱茏的森林,但我更喜欢阳光中的森林!
(8)阳光中的森林更通透更明亮,意气风发,神采飞扬;森林中的阳光更温柔更多情,不温不火,恰如其分。我说不清是森林成就了阳光,还是阳光成就了森林。但我知道,森林里的阳光是经森林滤过的;经森林滤过的阳光,变无形为有形,一缕缕,一丝丝,像姑娘长长的金发,更像一张金色的网,倾泻而下,触手可及……
(9)几个小孩在森林里玩,他们肯定是被这美妙的阳光迷住了,忍不住纷纷伸手去抓,去捕捉;嘻嘻哈哈,又蹦又跳。他们捉住了阳光,捏在手心里,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松开手指瞧:啊,阳光逃走啦!于是再伸手去抓,去捕捉……
(10)一群鸟儿羡慕地看着孩子们,似乎有点不服气。它们突然从树枝上飞下来,在一缕缕、一丝丝的阳光里穿梭往来,是在向孩子们宣战:看谁能把阳光剪断?可它们剪来剪去剪不断,阳光依然一缕缕一丝丝,引来孩子们一阵嘲笑……
(11)捕捉也好,剪断也好,那都是游戏,不必计较。值得高兴的是,森林的阳光里,回荡着鸟儿的叽叽喳喳、孩子们的欢笑……

(12)森林的阳光是魔术师,那一缕缕一丝丝的阳光,就像一支支法力无边的魔杖,会指挥森林表演各种各样琳琅满目让人目瞪口呆的魔术——
(13)魔杖点到绿叶,绿叶更绿;点到黄叶,黄叶更黄。魔杖点到花朵,花朵开得格外娇艳芳香。魔杖点到树干,树干的一面亮,另一面却暗,就像一张反差强烈的阴阳脸。许多不显眼的地方,比如墙角、路边、草丛、树下……只要魔杖出现,那里就成了迷人的风景;即便是一棵小草,也会有精彩表现;就连一块晒热的石头,也变得热情洋溢、笑容可掬……
(14)有一次,我走过林间的大草坪,看见大树的影子,映在青草地上,有的像蝴蝶,有的像巫婆,有的像睡美人,有的像美人鱼……风一吹,一幕幕有趣的童话剧就开场了——森林的阳光,这支魔杖,就是它们的总导演。
(15)还有一次,我走过一棵枫树,看到两片枫叶被魔杖点得玲珑剔透、鲜红透亮。我喜不自禁,看了又看。待我不舍地走了几步,回头再去看时,那两片红叶却已经不见踪影。我知道,魔杖又把它们变回了原形,它们正掩藏在叶丛里,笑我呢……
(16)那一支支魔杖,让森林变化无穷、精彩纷呈;让森林生动起来,热闹起来。森林于是就有了灵气,有了变化,有了丰富想象……在这样的森林里散步,实在是无比惬意,心情大好;如果端起相机,还能把这些稍纵即逝、不可多得的变幻,定格成永久的图画!

(17)这时天色已晚,太阳落到森林边缘的时候,越来越大,越来越红,很快地,给森林镶上了一道金边;渐渐地,又把整个森林染红。它用红光在青草地上写字:生命——成长。啊,生命靠太阳,成长靠太阳,难怪歌德在临终时还呼喊:“阳光!再来点阳光!”
(18)而这时,太阳即将离去……
(19)我看到鸟儿们都齐刷刷飞到了树枝最高处,静静地,深情地,不舍地看着夕阳……它们肯定是希望夕阳慢点走,再多待一会儿吧。那只黑猫已经躺着晒了很久的太阳,这时突然站立,面朝夕阳,痴痴相望。它是在内心默默感恩呢?还是在默念:亲爱的太阳,请明天再来此地,我会等你……
【小题1】第(8)段画线句运用了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请对此加以分析。(3分)
【小题2】根据文意,在方框内填入小标题,并简述理由。(4分)
段落




小标题
 
游戏
魔术师
呼喊与默念
【小题3】对第(10)段的描写加以赏析。(3分)
【小题4】下列对第(13)段画线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一句由三个分句构成,在语义上形成了层层递进的逻辑关联。
B.“不显眼的地方”与“迷人的风景”构成对比,表现阳光的魔力。
C.“即便……也会……”、“就连……也变得……”理性语言聚焦一草一石的生动变化。
D.两处省略号引发联想,前者强调“不显眼”处多,后者突出“石头”变化的丰富。
【小题5】从行文思路的角度,对全文四个部分的内在联系加以分析。(3分)
【小题6】概括 “阳光”的意蕴,并分析写作意图。(4分)
答案:【小题1】(3分)该句将森林过滤后的一缕缕,一丝丝的阳光形状比作“姑娘长长的金发”,不仅突出了阳光的色彩而且描摹了阳光细长、密集的质感;特别是比作“一张金色的网”既突显森林阳光构成的整体形态,又生动传神的把无形的光变得有形,可感知、可触摸;表达了对阳光的喜爱之情。
【小题2】(4分)歌唱 理由:在结构上,“歌唱”一词反复出现,贯穿第一部分;在内容上,先描写鸟儿以歌唱的方式迎接太阳,接着突出描绘夜莺、云雀的歌唱,进而引用名言写出万物感恩的歌唱,最后描写鸟儿集体大合唱,也感动着森林、阳光随之歌唱起来。第一部分紧紧围绕“歌唱”这一具体的行为展开;在情感上,“歌唱”为全文奠定了真挚热切的情感基调;在表现手法上,通过拟人化的手法,用鸟儿们、森林和阳光的“歌唱”,突现大自然万物融合的盛况。
【小题3】(3分)该段描绘了鸟儿与孩子们上下两个群体,在阳光下嬉闹的场景,通过拟人的手法生动展示了鸟儿在阳光里的穿梭,构成了一幅鲜活的画面;特别是一个“剪”字传神描摹出了鸟儿在阳光里飞舞的倩影,富有动态的美感;反衬出孩子们在阳光下的快乐。
【小题4】(3分)A
【小题5】(3分)以时间先后的自然推进为关联;由物及人地推演;对阳光的情感逐渐强化的变化过程。
【小题6】(4分)阳光是柔和温暖的,是鸟儿希望的象征,是生命创造的象征,是欢乐的象征,是万物成长的象征;作者描写万物对阳光的渴求和依恋,抒发对阳光普照大地带来生命、欢乐和成长的礼赞。
【小题1】
试题分析:比喻作用:1.用比喻来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依次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⒉ 对道理进行比喻: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⒊用比喻法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运用它可以把陌生的东西变为熟悉的东西,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
试题分析:考核“归纳、概括”,应总体阅读,整体把握(研究标题、开头、结尾、提炼主旨);审准要求,筛选关键信息(筛选关键词、句,整合信息);借助分层,圈画中心句、概括句(借助句子位置,分析作用);运用求同思维归纳(摘取关键词,流畅表达)。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3】
试题分析:该题是对描写的赏析,应将内容与手法相结合赏析。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4】
试题分析:文中三个分句,“许多不显眼的地方”,“即便是一棵小草”,“就连一块晒热的石头”,并不存在“层层递进的逻辑关联”。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5】
试题分析:行文思路分为:1.以时间为线索:常是以时间的变化或时间的推移为线索.2.以事件为线索,以做某件事为线索.如<<藤野先生>>就以“我”回忆藤野先生为线索。 3.以某事为线索。如《背影》一文的线索是背影。 4.以见闻为线索,如《故乡》就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 5.以某人为线索,以某人为线索是文字中,某人往往是文章中的贯穿线索人物,倒不一定是文中的主角,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 6.以感情为线索。这感情可以是直线的,也可以是曲线的。如《藤野先生》的暗线是爱国主义感情,又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以“我”对阿长的“讨厌、憎恨、崇敬、怀念”这一感情变化为线索。 7.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6】
试题分析:多角度、层面发掘文本(审准题干要求、选准角度,立足文本内容);探讨背景及意图(知人论世)。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