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 (16分)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乙]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②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注释:①籍:项羽的字。②项梁:项羽的叔叔
【小题1】下面每组中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吴广素爱人我行我素 | B.皆已失期不期而遇 |
C.学万人敌敌众我寡 | D.梁与籍俱观与时俱进 |
【小题2】对下面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夺而杀尉(表示顺接,相当于“然后”) | B.尉果笞广(鞭打) |
C.梁以此奇籍(因为) | D.虽吴中子弟(虽然) |
【小题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6分)
①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②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
【小题4】对秦的统治,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请阅读下面材料,对相关历史人物任选一人做一点简要评价。(4分)
①陈涉:“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②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③高祖(刘邦)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答案:【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①即使仅能免于斩刑,但是因守边而死的人本来也有十分之六七。
②项梁捂住项羽的嘴,说:“不要说狂话,要被灭族的。”项梁因此觉得项羽是个奇才。
【小题4】①陈涉对暴秦的统治不满,有追求平等的理想;②项羽对秦充满仇恨,有灭秦的豪情壮志;③刘邦对秦皇帝充满羡慕之情,流露出对富贵功名的世俗追求。 -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的一词多义。D项中“俱”副词,都。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这几个词语中D项是错误的,“虽”是古今异义词,古义为“即使”,今义为“虽然”,日常学习时要分清古今异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就是把文言文在尽可能地保留原意和风格的情况下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翻译文言文要遵循“信”“达”“雅”三个原则。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这里注意关键词“藉第令”“十六七”“族”“奇”的理解。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
试题分析:这需要联系人物的语言所流露出来的情感考虑。如陈涉“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认为王侯将相不是天生的贵种,体现了一种朴素的平等观念。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