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首页 > 试卷库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搜救马航MH370失联飞机(16分)
【搜救背景】
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称一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200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该飞机航班号为MH370,原定3月8日00:42从吉隆坡起飞,并于当日6:30抵达北京。马来西亚当地时间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
失去联络的客机上载有227名乘客(包括两名婴儿)和12名机组人员。其中有154名中国人。
——摘自《百度百科》
【搜救进展】
1.3月8日马航空管人员在飞机失联四个小时之后开始展开搜救行动。
2.3月8日在获悉事件后中国外交部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并请驻在国政府全力搜寻失联客机和乘客。当日中国海军在马来西亚东部海域执行搜救任务。
3.3月11日马来西亚民航局发言人在记者会上透露,雷达记录显示,失联航班可能曾折返。后来又披露,失联航班与地面失去联系前的最后踪迹在马六甲海峡北部、即马来西亚西部海域上空,而不是多国海空力量连日来重点搜寻的马来西亚东部海域。
4.3月16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确定南北两条“走廊”:一条从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边境至泰国北部地区的“北部走廊”,一条大致从印度尼西亚向南至南印度洋的“南部走廊”。
5.3月17日参与马航失联航班搜救工作的国家已经从14个增加到26个.
6.3月24日晚间,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根据最新收到的卫星分析数据,可以判定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在印度洋南部海域“ended”,这是一个非常偏远的地方,与任何可能降落的地点距离都很遥远。
7.5月14日澳大利亚“海洋之盾”号军舰返回到搜寻水域,将继续对马航370航班展开搜寻。且澳方还要将继续拨款9000万澳元(约合5.24亿元人民币),用于对马航MH370客机的搜寻行动。                                                         ——据新华社
【搜救投入】
针对马航失联飞机开展的搜救已持续数日,多国参与其中,这是从事发日到3月26日的一些国家搜救的投入情况图。
                                                    
—来自搜狐网
【各方声音】
世界上最扑朔迷离的航空谜团让马来西亚政府饱受质疑,马来西亚领导层面临着国际社会关于其信息发布混乱和缺乏透明度的批评。                             ——路透社                         
家属在抵达马来西亚后,得到马航工作人员、志愿者、慈济义工及中国驻马使馆和中方工作组人员无微不至的照顾,不存在遭马航隔离监视的情况,也没有被限制与外界接触。                    
——中国乘客家属
在没有搜寻到飞机残骸和乘客遗体等物理证据的情况下,仅仅依据数据分析得出MH370的最后位置以及坠毁南印度洋的结论,很难令人信服。                 ——《新闻晨报》
没有残骸,没有黑匣子,没有经纬度。苦等了17天,239条生命就这样草率的被马国化成尘埃。还我154条同胞生命,还我真相!                             ——网友冰翼
在搜寻行动中,各方密切合作,澳大利亚、中国、马来西亚以及其他国家进行了“不懈努力”。                                                        ——安格斯·休斯敦
如果说空难是难以避免的灾难,是人类必须面对的共同的问题,那么各国只有以积极态度抛弃私利,携手应对,才有可能受住文明底线,维护国家利益。          ——人民日报评论员
时间不断推移, MH370的黑匣子还在发射着微弱的信号,争分夺秒的搜寻仍在持续,愿不放弃的努力让我们离真相更近一些,给生命更多的尊重,给家属更完整的交代。
——人民日报评论员
【小题1】根据上述材料,下面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失联的MH370航班在3月8日00:42由吉隆坡起飞,原定于当日6:30抵达北京。
B.参加搜救的越南尽管国家预算不充裕但还是用十分之一军费开支投入搜救。
C.参与搜救的某些国家不仅投入了一些人员,还投入了高科技力量。
D.马来西亚处理马航失联这件事上存在着信息发布不及时和不透明等弊端。
【小题2】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出参与搜救的国家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做法。(3分)
【小题3】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在3月24日晚间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MH370航班的去向时用了“ended”一词,在现场直播的央视同声翻译用 “坠毁”一词来翻译,而后新华社的文字通稿用“终结”一词来翻译,你认为哪一种翻译更为准确?请结合上面相关材料简要回答。(4分)
【小题4】你认为马航失联后世界各国有无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搜救,结合材料和实际情况阐述你的观点。(80字左右)(6分)
答案:【小题1】  B
【小题2】中国外交部获悉事件后立即启动应急机制,请驻在国政府全力搜寻失联客机和乘客,且当日开展搜救任务,搜救及时;一些国家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纷纷投入高科技尖端和大量财力进行搜救,以大局为重,不惜代价;一些国家在搜救中发扬团结协作和坚持不懈的精神;马方政府采取必要的行动包括安抚遇难家属。
【小题3】
示例一:
“终结”是结束的意思,而“坠毁”指飞机从高空坠落。我认为“终结”更为准确,因为马来西亚总理的结论仅仅依据卫星数据分析得出的,或者说是猜测出来的,并无确凿的飞机残骸和乘客遗体等物理证据来推论飞机的坠毁,因此“坠毁”一词并不准确,相比较而言,“坠毁”给人悲惨的感觉,“终结”流露出对家属的安慰,表达比较委婉,也符合实际情况。
示例二:
我认为“坠毁”一词更为准确,因为失联飞机最终消失在“一个与任何可能降落的地点距离都很遥远”的地方,既然没有可能降落,那么飞机坠毁应该就在意料之中了,虽说情感上一时难以接受,但我们也只能面对这种实际情况,而“终结”的表达显得较为保守。
【小题4】
示例一:
我认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搜救是必要的.首先这是对239条生命的尊重和珍视,生命诚可贵,再多的人力物力都抵不上生命的无价。同时这也是对遇难家属的郑重的交待.再说大灾大难不是某个国家面对的问题,而是人类必须面对的共同问题,各国只有以积极的态度抛弃私利携手应对,才能守住文明的底线,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比如汶川地震发生后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除了给予物资支援外,还派出专业搜救人员帮忙救援,这正是超越国界的值得发扬的精神。另外只有在搜救过程中才能更明确发现失事的原因,查出真相,为避免或者减少空难事件发生提高应对能力.综上所述,积极投入搜救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学生表示反对意见,观点鲜明,根据材料和实际情况多层次来阐述且理由充分可价值取向消极,如功利性太强等只给4分。如示例:我觉得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是没有必要的。初期极力搜救是可以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失事者已无生还的可能,就更没必要投入了。从材料看搜救已历时两个多月,投入费用数目不菲,却收获甚少,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付出与得到势必不成正比,与其在搜救方面花费太多的人力物力,不如把钱花在改进飞机设备、改善航空管理等方面,提高预防此类灾难的能力,防患于未然比投入巨资的搜救更为重要。所以我主张不再搜救。
【小题1】
试题分析:这需要将选项与文章的内容逐一对应来确定正确的选项。B项表达是不准确的,“参加搜救的越南尽管国家预算不充裕但还是用十分之一军费开支投入搜救”,通过图片中的文字介绍应为:参加搜救的越南尽管国家预算不充裕但还是用日均的十分之一军费开支投入搜救。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需要对文章的材料一一分析并加以概括,此题要注意到方方面面,不能丢掉一些方面,还要会整合材料,注意参看图片内的内容和数据。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3】
试题分析:这是对词语的具体用法的考查,这两个词不管选用哪一个,都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和乘客家属的情感来考虑,只要理由充分,不脱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小题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和实际情况进行阐述,观点鲜明正确,理由充分合理,体现人文的关怀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