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2分,每小题3分 )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小题1】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师:军队。 |
B.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 |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为:给予。 |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唯:只有。 |
【小题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A.无能为也已 D.何厌之有?
【小题3】 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马之千里者, | B.是寡人之过也。 |
C.何陋之有? | D.邻之厚,君之薄也。 |
【小题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现烛之武机智善辩的一组是( )
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②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③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④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答案:【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D - 【小题1】
试题分析:唯:希望。在文言文中,推敲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有以下几种常见方法。
(1)文本迁移法,这一方法需要学习好所学的文言文,能在适合的时候迁移。
(2)事理检验法,通过常识或所学知识推断词语在文言文中的含义,若不能切合常理和事理,就要考虑是否有通假现象。
(3)语境推断法,看实词在文言文中是否符合上下文,切合语境,常见的是实词的褒贬异议。
(4)语法推断法,借助语法知识分析特殊实词的含义。
(5)互文见义法,同义对应和反义对应结构句式相同,可利用上下文的对照来推断。
(6)成语推断法,我们可以在所知道的成语中推断出文言文中实词的含义,看迁入是否顺畅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B项,共-供,C项,已-矣D厌-魇。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假借”,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A.定语后置, B.判断句。 C.宾语前置, D.判断句。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
试题分析:③是郑伯说自己的话⑥这是烛之武的推托之词。用排除法就可以确定答案。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