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首页 > 试卷库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 13分
1991年4月,摄影记者解海龙深入安徽采访希望工程,在众多的泥孩子中发现一双闪亮的“大眼睛”,拍下了《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见左图),这幅画面为一个手握铅笔头、两只直视前方对求知充满渴望的大眼睛小女孩、题为“我要上学”的照片,推出了全国为资助贫困孩子读书的希望工程形象代表———“大眼睛”姑娘苏明娟,她也一直靠资助,读上了大学。
13年过去了,苏明娟现在是安徽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如今,她已从一个“希望工程”的受益者,成为“希望工程”的参与者。近日传出苏明娟主动要求退出望工程对她的援助计划的消息,她利用自己课余和假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达到自立自强,自己养活自己,尽管她也缺钱,但她要求把那些捐助给她的钱用在比她更需要帮助的同学身上,继续供他们读书。
问:苏明娟本身也缺钱,也是个苦命人,但她要求把那些捐助给她的钱用在比她更需要帮助的同学身上,继续供他们读书。为什么她放弃有钱的“乐”,而自己却用愿承担课余劳动维持学业的“苦”呢?请用本单元的知识回答。
答案:答:①她的生活条件是苦的,但她懂得享受学习乐:她把享受学习权利看作是乐、克服生活困难看作乐、参加课余劳动,享受不断发现自身潜能超越自我的看作乐。这些乐远远大于生活条件的苦。
②她珍爱读书的权利,把读书看作乐。希望有更多象她一样的贫困孩子也能读书,也能象她一样分享学习知识的快乐。所以她把受资助的机会让给别人。
试题分析:为什么她放弃有钱的“乐”,而自己却用愿承担课余劳动维持学业的“苦”呢?本题是属于开放性问题,在组织答案时 要注意围绕材料分析。通过阅读材料,我们知道,她的生活条件是苦的,但她懂得享受学习乐:她把享受学习权利看作是乐、克服生活困难看作乐、参加课余劳动,享受不断发现自身潜能超越自我的看作乐。这些乐远远大于生活条件的苦。所以她放弃有钱的“乐”,而自己却用愿承担课余劳动维持学业的“苦”;同时,因为她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所以,她珍爱读书的权利,把读书看作乐。希望有更多象她一样的贫困孩子也能读书,也能象她一样分享学习知识的快乐。所以她把受资助的机会让给别人。
考点:本题考查学习的苦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