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首页 > 试卷库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读长江和黄河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共10分):

(1)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我国的            (填地形区名称),共同流经的省区有             (填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2)黄河的①、②、③河段中,不会出现凌汛现象的是             。(填代码)
(3)黄河下游被称为“地上河”,治理该河段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4)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泥沙来自     (填上游、中游、下游)的____________(填地形区名称)。
(5)长江示意图中的④为       (城市),是中游最大的城市和交通枢纽。
(6)长江含沙量逐年增加,反映出长江中上游地区存在严重的           (生态环境)问题。
(7)两河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填“上”“中”“下”)游河段。
(8)两河中,有“黄金水道”和“水能宝库”之称的是       
答案:(1)青藏高原     青、川或蜀  (填简称)
(2)②
(3)修堤筑坝
(4)中游    黄土高原
(5)武汉
(6)水土流失
(7)上
(8)长江
试题分析:
(1)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四川等11个省区,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四川、甘肃等9个省区,最后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所以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共同流经的省区有 青、川或蜀。
(2)凌汛,是黄河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由冰凌阻塞河道引起的暂时涨水,受纬度的影响,黄河凌汛地段一般是发生在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地段,主要的也就是内蒙古、宁夏、和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黄河的①、②、③河段中,不会出现凌汛现象的是②
(3)黄河的中游流经了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这里植被遭到破坏,地表得不到保护,在夏季多暴雨的情况下,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大量的泥沙被携带,到下游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高高在上的地上河,治理该河段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
(4)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据上题可知:其泥沙来自中游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
(5)据图可知:④为武汉,湖北省省会。它是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统称,是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全国七大中心城市之一,是中游最大的城市和交通枢纽。
(6)由于长江上游地区,植被破坏日益严重,导致河流的含沙量逐年增加,水土流失问题是长江中上游地区存在严重的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7)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最丰富的河段是从源头到宜宾;黄河上游地区流经了我国的地势一二阶梯的交界处,高山峡谷,水流湍急,水流量较大,蕴藏了丰富的水能,由此可见长江黄河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河流的上游河段。
(8)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在上海市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河流和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