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 从1840年到1919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的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探寻着希望之路……
——摘编自《历史·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一: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4分)
材料二: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 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 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
——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2)材料二中的“自强运动”指什么历史事件?(2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主观目的是什么?(2分)
材料三“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3)材料三中,把梁启超的主张付诸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2分)
材料四: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4)材料四中的“革命”是指哪一重大事件?(2分)“革命成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4分)
材料五: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5)材料五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2分)为此掀起了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2分)
(6)根据上述材料进行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经历了哪些变化?(3分)- 答案:(1)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洋务运动 维护清朝统治
(3)戊戌变法
(4)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的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5) 民主 科学 新文化运动
(6)学技术 学制度 学思想 -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史实,这四次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是:鸦片战争使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通过关键句:“自强运动是一次自救运动”,我们可判断出这次自强运动指的是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向西方学习技术、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创办学堂、培养人才,其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3)本题考查的是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是戊戌变法,虽然因为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力量过于弱小,最终戊戌变法失败了,但是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知识,通过材料中的关键词:“清朝灭、皇帝灭等”,我们可判断出这场革命指的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的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5)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知识,通过关键词:“北大、陈独秀、胡适等”,我们可以判断出这场运动指的是新文化运动,因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北京大学,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民主和科学。
(6)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是向西方学习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向西方制度,新文化运动是向西方学习思想文化,因此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是: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