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首页 > 试卷库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读图及材料,完成下列各题。(7分)
材料1: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她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从源头至内蒙古河口镇为上游段,河口镇至河南省的桃花峪为中游段,桃花峪至入海口为下游段。

材料2:黄河各段监测水土流失数据表

(1)黄河下游游荡在                平原上,河床宽,水流缓,泥沙大量淤积,致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世界闻名的“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黄河流经          (上游、中游)的黄土高原。
(2)实验探究: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读下图,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______。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是_____                       
答案:(1)华北   地上河  中游
(2)丙     植树种草或修建水库等
试题分析: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严重,多暴雨等原因,造成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因地势平坦,流速降低,泥沙沉积,使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2)据图可知: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丙,结论是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繁茂,水土流失越少,反之,则越多。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是植树种草。(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