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 微生物在人类生活、生产与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果酒而利用 (微生物名称)进行发酵。由果酒转变成果醋的制作时,要改变的环境条件是 和 。
(2)腐乳制作过程中加盐的作用是 和 。
(3)土壤中富含各种微生物,将土壤浸出液接种到特定培养基上,可获取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实验室中获取纯净菌的接种方法有 和 。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氮源、 和 。
(4)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急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实验基本步骤如下:
在配制培养基时,要加入尿素和酚红指示剂,这是因为幽门螺杆菌可以合成 ,能以尿素作为氮源,若有幽门螺杆菌,则菌落周围会出现 色环带。- 答案:(1)酵母菌(1分) 温度(1分) 氧气(1分)
(2)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变硬(2分)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变质(2分)
(3)平板划线法(1分) 稀释涂布平板法(1分) 无机盐(1分) 碳源(1分)
(4)脲酶(2分) 红(2分) - 试题分析:(1)制作果酒利用的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果醋制作用的是醋酸菌,其最适温度比酵母菌高,需要氧气,故如果将制作果醋,需要将制作果酒时的温度升高,并要提供氧气。
(2)腐乳制作加盐的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变硬同时还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腐败。
(3)获取纯净细菌的方法常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在培养基中都要具有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
(4)脲酶可以利用尿素,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合成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使PH升高,可以使酚红指示剂变红。
考点:本题考查传统发酵工艺和微生物的培养与分离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