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6分)
材料一 甲午孝钦皇太后(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庆典……用银至七百万两……铺张浪费,备极一时之盛。
材料二 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材料三 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据传上述对联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同列强进行谈判前的一个小插曲。当时某国谈判代表盛气凌人地作出了上联,清廷的一个小文书也毫不示弱地对出了下联,但最终清政府仍然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1)根据材料一,慈禧太后的六旬万寿庆典时,当时清政府对外面临着怎样的形势?(1分)
(2)材料二中“三军败绩” 指的是什么?“割地求和” 指的又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的“八大王”的统帅是谁?(1分)小文书尽管在某种意义上为大清赢得了“尊严”,但清廷最终还是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该条约的最严重危害是什么?(2分)- 答案:(1) 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分)
(2)①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分)②马关条约的签订,把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1分)
(3)①西摩尔(1分)② 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或者使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及知识的运用能力,材料中“1895年”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895年日本发动了侵华的甲午中日战争,而清政府在筹款为慈禧过六十大寿,反映了当时清政府的腐败。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依据第(1)的解答可知“三军败绩”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且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八国联军侵华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依据材料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可以判断出材料主要阐述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据此可知第一小问指的是八国联军的统帅,即西摩尔,第二小问主要指的是《辛丑条约》的最大危害,即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