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题详情及答案解析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
(1)甲、乙两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 图。
(2)甲乙两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简要评价两地发展粮食作物生产的自然条件。
(3)甲国的铁路干线主要呈南北走向、沿海分布,分析其成因。- 答案:(1)乙(2分)
(2)甲乙两地的主要粮食作物都是水稻。(2分)有利条件:雨热同期(2分),沿海平原地形平坦(2分)。不利条件:多水旱灾害,多山地少平原(2分)
(3)甲国国土南北狭长,故铁路干线主要呈南北走向;(2分)沿海地区地形平坦,(2分)城市密集,人口集中,故铁路干线主要分布在沿海(2分) - 试题分析
(1)比例尺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从图中可分析,甲图所示区域纬度较低,且南北跨纬度较大,而乙所示区域纬度较高,南北跨纬度较小,而图幅面积相似,所以甲图实际面积比乙图要大,则比例尺甲要比乙小。
(2)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判断甲为中南半岛上的越南,河流为湄公河。乙图为朝鲜半岛,两地都为季风气候区,所以两地的主要粮食作物都是水稻。第二问审题要正确,题干要求的是自然条件,题型为评价题,评价题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阐述。有利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水源等角度考虑,不利条件因为是季风气候区,所以旱涝灾害频繁,不利于发展农业。
(3)交通干线的修建尽量利用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中南半岛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该国南北狭长,故铁路也是南北走向。地形平坦的沿海地区修建,原因应从经济发展、人口、城市、地形等角度考虑。交通运输线路的修建考虑自然条件,但更多的是考虑社会经济条件。